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婴幼儿亲子游戏指导建议》发表啦!

发布时间:2025-05-06 07:05:53  浏览量:2

2025年3月,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发表了《基于发育适宜性的婴幼儿亲子游戏导则专家共识》,目的是加强和规范婴幼儿家庭的亲子游戏指导,将回应性照护的理念贯穿家庭养育全程,促进0~3岁婴幼儿的早期全面发展。

一、适用范围

二、主要内容

(一)新生儿期

💜 发育水平:

①手握拳紧。

②颈肌及腰肌无力。俯卧位有反射性匍匐动作。直立时,可负重;出现踏步反射和立足反射。

③新生儿可以看到养育人的脸,听到他们的声音。喜欢看人脸、人脸图形和靶心图。

④发出声音,但无实际语义。

⑤因生理刺激出现大哭,皱眉等表情。还会出现无实际意义的微笑。

💜 亲子游戏指导建议:

①建议养育人对新生儿进行手部抚触。

②建议养育人用触觉玩具轻触新生儿掌心、脚心,吸引其抓握、松手、踢脚等动作。

③鼓励养育人经常用温和的语调,放缓语速,耐心的与他们对视、说话。

④模仿新生儿声音,用明确的语言予以回应。从出生起进行绘本阅读。

⑤为婴儿提供各种看、听和四肢自由活动的机会。轻轻地抚摸新生儿,或者让他们紧贴养育人的皮肤,给予充分的皮肤接触机会。

(二)29d ~ 未满4月龄

💜 发育水平:

①婴儿逐步发育出注视能力,这是手眼协调能力的前提。

②2月龄开始俯卧交替踢脚,这是匍匐的开始。3月龄时能尝试抬头45°,能自由转动。扶坐时腰背呈弧形。能用手支撑上身数分钟。

③逐步具备分辨简单形状的知觉能力;3月龄时通过目光寻找声源。

④2月龄婴儿多为单音节发音,如“a”;3~4月龄婴儿开始发辅音,如“ba”、“da”。

⑤与亲密的成人之间以可预见的方式进行互动。在经历压力时,会主动寻求成人的帮助。

💜 亲子游戏指导建议:

①在床上帮助婴儿俯卧、抬头。婴儿喜欢在胸前玩手,养育人不做干涉。同时避免给婴儿戴护手套,这会阻碍婴儿探索。3月龄时帮婴儿练习翻身。

②慢慢移动彩色玩具或物品让他看、触摸,可用红球、绳子串起的圆环做玩具。

③鼓励婴儿多看颜色鲜艳的玩具或物品、用简单、明确的词语向其介绍功能、材质、大小等属性。

④为婴儿唱儿歌。可同时依据节拍轻轻在他们身上打节拍、做简单动作(如点头、拍手、摇动身体)等。

⑤经常看婴儿的眼睛,并对他们说话、微笑,特别是在哺乳和婴儿清醒的时候。即使不是母乳喂养,也要在喂奶时抱着婴儿,和他们说话或哼唱。

(三)满4月龄 ~ 未满7月龄

💜 发育水平:

①4月龄时有伸手够物的意识,当够到物品时,出现抓握动作,但仅用手掌触碰与抓握。5月龄时,大拇指参与握物,抓物入口探索。6月龄时,开始单手活动。

②5~6月龄时,婴儿俯卧抬头可达90°;扶站时双下肢可负重,并可上下跳。6月龄时从仰卧位翻身至侧卧位,或从俯卧位至仰卧位;靠双手支撑,可坐稳片刻。

③6月龄时开始有深度知觉;6月龄时明白“不”的含义。

④5月龄左右的婴儿可用不同声音表达自己的情绪;6月龄时开始咿呀学语。

⑤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哭、注视、微笑、指、扔、靠近、摔东西等)向养育人表达需求。6月龄起与养育人形成依恋关系,并表现出分离焦虑。

💜 亲子游戏指导建议:

①6月龄起,在保证婴儿安全情况下,让婴儿学习抓取玩具、小饼干等。

②让婴儿练习坐,在床上翻滚,给他提供一些干净、安全的家庭物品,让他抓握、传递、敲打,可用杯子、勺子做玩具。

③持续创设早期阅读环境,建议与婴儿一起看海报、家庭相册、绘本等。在日常活动中为婴儿讲解正在做的事情及意义,例如“多多,该喝奶了。这样你就不会饿到了,而且还能长高!”。

④模仿婴儿声音,用明确的语言予以回应;日常生活中向其介绍家庭常见物品,如床、碗筷、绘本等。

⑤经常模仿婴儿的声音、表情和动作,这对于婴儿来说是非常有趣的游戏,有助于他们学会与人交流。养育人注意观察婴儿表现,并及时予以应答。在分离前用语言和行为告知婴儿养育人计划返回的时间。

(四)满7月龄 ~ 未满10月龄

💜 发育水平:

①拇指逐步灵活,可以借助手指拿物品,换手和捏、敲击等动作逐步出现。

②7月龄时婴儿可坐稳,双手可玩玩具,但活动范围较大时身体向侧面倾斜失去平衡;俯卧时可后退或者原地转。7~8月龄时婴儿有意伸展上肢(或下肢),继而躯干,下肢(或上肢),分段转动,连续从仰卧至俯卧位,再翻回仰卧位。8月龄时可匍匐运动。8月龄时婴儿能坐稳,腰背竖直,左右转动;当活动范围较大时,能伸出双手维持平衡;能扶站片刻。9月龄时能跪爬,伸出一只手向前取物。

③8月龄时获得形状恒常性,即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都能感知到相同的形状;当看到物品被藏起来时,会主动寻找。

④对成人的手势有反应;表达性语言较少。

⑤当养育人抱着婴儿的时候,他们会通过转向熟悉的声音、微笑、靠近、安静下来等方式表达亲密。同时开始对陌生人表达回避及退缩。

💜 亲子游戏指导建议:

①鼓励婴儿用手吃辅食,不对过程中出现的脏乱状况进行干扰和阻止。建议养育人和婴儿玩节奏游戏,例如敲击沙锤、铃鼓、双手手掌等节奏游戏。

②鼓励婴儿四处爬行时,安全是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把玩具或婴儿喜欢的物品放在他们的前方,鼓励通过爬行够取。借助彩虹隧道,鼓励婴儿爬行。两位养育人拉住大浴巾的四个角,让婴儿坐在其中,练习平衡能力。

③和婴幼儿玩韵律节奏游戏,包括摇晃身体、哼唱曲调、改变节奏等。例如骑大马游戏,当养育人说“上马”时,让婴儿坐在自己的膝盖上,逐步上升,学习方位。

④和婴儿玩躲猫猫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习得客体恒存性。玩躲猫猫的方式包括把物品藏起来、养育人自己藏在同一间屋子的角落处,或者隔壁房间。

⑤鼓励养育人多带婴儿进行室外活动、通过走亲访友、郊游等形式,提供社交机会。

(五)满10月龄 ~ 未满13月龄

💜 发育水平:

①婴儿在伸手接触物品前,能将手定位在合适的方向。手运动逐步精细化。12月龄起,手腕参与旋转。

②10月龄时能熟练爬行,10~12月龄时能独站片刻、扶走。12月龄时能自己爬上凳子,转身坐下。

③能够通过挥手表达再见。

④能够依据成人的指令进行指物,开始单音重复。12月龄时能说1~2个叠词,“乱语”;一词多义,以音代物。

⑤通过哭泣、笑(微笑或大笑)、面部表情来表达情绪感受(舒适、不舒适、害怕、好奇、生气、失落等)。

💜 亲子游戏指导建议:

①建议养育人和婴儿尝试搭2~3块积木、给婴儿勺子尝试吃辅食。

②通过双手扶走、单手扶走鼓励婴儿练习走路。整个过程中需注意安全第一。切忌使用学步车。

③借助日常生活物品(如水果、五官)及家人,和婴儿玩指认游戏,当他们成功指认时,用语言帮助澄清、解释,同时予以表扬。也可以通过照镜子游戏,和婴儿一起指认五官。

④与婴儿多说话,用描述性语言尽量详实地介绍人或物的特征。沟通时耐心等待婴儿以他们的方式应答,用清晰、正确的发音回应他们。

⑤持续丰富社交环境,尤其鼓励婴儿和同龄人玩耍。

(六)满 13月龄 ~ 未满18月

💜 发育水平:

①幼儿能够用拇指和食指指尖捡起物品、拉脱手套或袜子。

②能独立行走、独坐小凳、弯腰拾物。

③1岁以后幼儿逐步发展出回忆能力,喜欢玩藏东西的游戏,也常常能够帮成人找东西。开始学习有目的地通过调节手段来解决问题。

④会叫爸爸、妈妈或其他特定称谓;能说15~20个字。

⑤幼儿具有主动调动养育人注意力转移至他们关注的人或物,也能意识到自己喜欢的实物。

💜 亲子游戏指导建议:

①建议养育人提供蜡笔、绘本等材料,鼓励幼儿通过自由涂鸦、翻书等活动练习精细动作。在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幼儿接触小颗粒状的物品,并进行一定的操作。例如把花生、核桃等小的物品放到容器里,再取出来。

②鼓励幼儿独自行走、蹲下和站起。通过比赛、设置障碍等方式增加趣味性。

③玩熟悉物品(动物、玩具、家庭物品等)的配对或拼图(2片或3片)、模仿游戏、给小动物送食物等游戏。

④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需求,并用准确的发音重复他们的词。

⑤在实际生活中,给幼儿更多的选择机会,发展自主性。通过提问,为幼儿创造更符合他们喜好的实物、绘本、玩具等。

(七)满 18月龄 ~ 未满24月龄

💜 发育水平:

①幼儿能逐步完成叠6~7块积木、一页一页地翻书、拿住杯子喝水、模仿画垂线和圆。

②能够跑动、倒退走。

③对喜欢的实物只能集中注意5~8min。能指认身体部位。

④2岁时能理解400个字,能说2~4个短语,主要以“电报语”形式表达。

⑤18月龄幼儿具有主动调动养育人注意力转移至他们关注的人或物的能力。18月龄后幼儿可为自主权与母亲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和谐行为。会与成人一起游戏,有社交需求。

💜 亲子游戏指导建议:

①继续鼓励幼儿自由涂鸦、翻书。在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幼儿接触小颗粒状的物品,并进行一定的操作。例如把花生、核桃等小的物品放到容器里,再取出来。允许幼儿使用安全的工具玩沙土,例如挖洞、把沙土放进小桶里。

②多户外活动,鼓励儿童扶着支撑物上下台阶,玩扔球、踢球。

③带幼儿看大自然、图画书和物品,一边和他们交谈。玩比大小、木头人、搬运物品等游戏。

④持续绘本阅读,鼓励幼儿自己选书。一起模仿绘本中的动作、带幼儿简单复述情节。

⑤引导幼儿玩给娃娃喂饭、抱娃娃睡觉等等模仿性游戏;坚持个人喜好,安全的前提下不做过多干预。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和同龄人一起玩游戏。

三、基本要求

(一)人员要求

1. 实施亲子游戏指导的工作人员(简称“指导人员”)应具备教育、医疗、心理、社会领域的相应从业资质。

2. 指导人员应身心健康,无犯罪记录。工作中无任何歧视或忽视婴幼儿及其养育人的行为表现。

3. 指导人员应热爱儿童事业,有责任心,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和保护儿童及其照护者隐私。

4. 指导人员应具有儿童早期发展健康服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 指导人员应行为举止得体,言语规范,态度亲切友好,体现专业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二)场地要求

1. 实施亲子游戏指导的场所(简称“指导场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环境卫生、整洁。地面应铺设地垫,且保持平整、防滑、无尖锐突出物。

2. 指导场所应充分考虑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陈设温馨、布置活泼,体现儿童友好。

3. 当在机构内指导一个家庭时,场地应大于12平方米。当同时指导多个家庭时,每增加1个家庭,人均面积应增加3平方米。当实施大运动游戏时,宜选取空旷的活动室、室外等安全场所。当进行入户指导时,对面积不做要求,但需保证场地安全。

(三)材料要求

1. 活动材料宜在常见玩具的基础上,同时配置生活材料、自然材料。

2. 所有玩具应从正规厂家采购,具有安全环保标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6675要求。

3. 所有玩教具应及时更新、定期消毒。

四、注意事项

在进行婴幼儿亲子游戏指导时,指导者需从发育适宜性出发,结合婴幼儿个体实际发育水平和兴趣特点,选择某个或某几个具体游戏予以详细指导。注意以下特殊情况:

(一)当指导者同时指导几组家庭进行集体游戏时,应注意:

1. 从游戏活动之初即建立组内规则,尤其强调尊重他人观点、共享游戏时间。

2. 提供不同家庭间的互动机会,例如邀请幼儿两两一组游戏、邀请养育人展示或分享。

3. 重视榜样作用,当婴幼儿或养育人出现预期行为时,予以及时、具体表扬。

(二)当指导者通过网络指导亲子游戏时,应注意:

1.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可采用接力挑战、共同约定、彼此鼓励及互动评价等多种形式。

2. 建立亲子游戏社群,促进幼儿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

3. 结合每个家庭进行亲子游戏的时间和空间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线上资源分享的形式,支持家庭随时随地进行查阅、分享和学习。

4. 由于线上游戏缺乏实时互动,应提供随访沟通渠道,例如线上留言、视频反馈等技术。

5. 指导养育人让幼儿合理使用电子屏幕。2岁以下幼儿不建议接触电子屏幕,指导者可通过网络教授、指导养育人掌握游戏要点,之后由养育人在家庭中与婴幼儿共同尝试。2岁以上幼儿使用电子屏幕时,指导养育人每次少于20min,每日总时长少于1h,越少越好。

参考文献。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基于发育适宜性的婴幼儿亲子游戏导则专家共识[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5,33(3):233-23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