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过敏性鼻炎,家长常见几个误区,您犯了几个?

发布时间:2025-04-29 22:04:07  浏览量:2

春季是儿童过敏性鼻炎高发季节,很多儿童因为肺炎住院,绝大多数发现有过敏性鼻炎或者合并有鼻窦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也特别容易患下呼吸道疾病,不仅仅哮喘,也容易出现肺炎。

儿童过敏性鼻炎又是特别反复,可能与家长对儿童过敏性鼻炎存在认识误区,所以忽视及时诊断和治疗,一旦合并出现细菌性鼻窦炎时,再用抗过敏药物甚至鼻喷剂,往往治疗变得无效。

以下是临床常见的家长认识误区:

一、将过敏性鼻炎误认为普通感冒

这是最常见的误区,约60%的家长初期会混淆两者。关键区别包括:

1. 症状差异:过敏性鼻炎以清水样鼻涕、阵发性喷嚏、鼻痒为主,无发热或咽痛;感冒则可能伴发热、清涕,黏涕或者一过性黄涕、咽痛咳嗽症状,喷嚏鼻痒相对比较轻。

2. 病程规律:感冒7-10天自愈,很少超过2个星期,但过敏性鼻炎病程长且季节性或常年性发作。

3. 并发症:过敏性鼻炎常合并哮喘、结膜炎或继发细菌性鼻窦炎,甚至腺样体肥大,抽动,而感冒少有并发症。。

二、认为“无需治疗,长大自愈”

部分家长误以为过敏性鼻炎是“小毛病”,认为随年龄增长可自愈。实际上:

1. 长期危害:未规范治疗会增加哮喘风险(约1/3患者发展为哮喘)、鼻息肉、中耳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腺样体肥大,影响睡眠。

2. 发育影响:儿童长期鼻塞,和腺样体肥大可导致张口呼吸、颌面发育异常及睡眠异常和学习注意力下降。

三、滥用或误用鼻用减充血剂

家长为快速缓解鼻塞,频繁使用含血管收缩剂的滴鼻剂,特别是所谓疗效特别好的代购药物,一定要小心。

1. 反跳性鼻塞:连续使用超过7天易引发药物性鼻炎,加重症状。

2. 正确用法:在严重鼻塞时需严格限制使用周期(最短3天,最长7天)和频率(每日≤2次),在鼻喷激素前使用疗效更好。

四、过早停药或未规律用药

约30%的家长在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鼻喷激素,导致病情反复: 儿童过敏性鼻炎,一线推荐鼻喷激素,您了解多少?

1. 季节性鼻炎:需提前2-3周用药,症状结束后至少继续用药2周。

2. 常年性鼻炎:需持续治疗1-2个月,阶梯式调整药物强度。

五、忽视过敏原检测与预防

1. 过敏原检测局限性:约20%-30%患者无法明确过敏原,但结合症状和特异性过敏原检测仍可诊断。

2. 环境控制:需减少接触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及定期清洁。

六、依赖偏方或擅自用药

部分家长轻信“海淘神药”或中药偏方,现在马路边所谓的“鼻炎馆”大量涌现,但不清楚时药物是什么成分,要特别注意。

1. 成分风险:部分海外药品含强效减充血剂或未标明激素成分,看似疗效奇效,但有可能易导致药物依赖。

2. 规范治疗:需遵循阶梯治疗方案,轻度用抗组胺药+生理盐水洗鼻,中重度联合鼻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继发细菌感染,需要科学选择抗生素,特别是剂量不足,是普遍现象。告别反复发作!儿童慢性鼻窦炎最新指南——科学用药详细解析

儿童过敏性鼻炎应该强调早期识别、规范用药、长期管理,别自行诊断,随意用药,随意停药。临床可结合过敏原规避、药物阶梯治疗(如鼻用激素+抗组胺药)、免疫治疗(脱敏疗法)及中医辅助基本上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儿童过敏性鼻炎该如何规范治疗?减少复发和并发症?很多家长抱怨疗效不好,可能还是存在治疗上不少误区。对于复杂病例,规范治疗无效的病例,比如哮喘-鼻炎综合征,需要耳鼻科,儿科,变态反应科综合治疗。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如果有类似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请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每天分享一点点儿童健康知识,每天进步一点点,点个赞或者在看,让更多家长了解到儿童疾病的相关的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