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港镇:点燃党建引领“星火” 照亮留守儿童“心灯”
更新时间:2025-04-27 10:14 浏览量:2
4月23日晚,“世界读书日”,涟水县五港镇前营村文化礼堂内灯火通明,随着动画片《大鸾——周恩来童年读书的故事》的放映,由该村党总支牵头筹办的“童心港湾”学堂正式开班,学堂以破解乡村儿童课后托管难题为切入点,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动能,也为留守儿童打造温馨港湾。
党建引领聚合力
精准施策解民忧
“我家儿子儿媳都外出打工,孙女数学题不会做,我也不识字,你们能不能帮忙看看。”“家里孩子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不离手机、电视,说也不听。”……自今年五港镇开展“民生大走访”以来,前营村“两委”对全村861户开展全覆盖入户走访,发现村内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离异家庭较多,留守儿童课后教育缺位问题突出。在充分调研论证、征求干群意见后,村里决定创新实施“童心港湾”学堂,并将此建设列为重点民生项目。
对此,该村深度摸排47户“学生家庭”需求,从党员中招募志愿者、老师,开展“党员回家 服务万家”活动,号召引导党员参与爱心接送(针对特殊困难家庭)、志愿授课、认领图书等活动;成立由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工作组,细化安全协议、课程设计、文娱活动等清单,化解家长疑虑。首批吸引周边3个村24名儿童入学。
“孩子交给我们,请大家放心!我们确保每日至少1名村干部+2名教师联合值班,并且我们的课堂监控实时接入党群服务中心,确保孩子安全健康成长。”开班仪式上,该村党总支书记季培栋代表村“两委”作出承诺。
机制创新强管理
乡土课堂暖童心
“蘑菇是怎么长出来的?”“植物拼贴画。”……这些都是“老师们”带给孩子们的记忆和快乐。在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吕逸仲看来,“童心港湾”学堂就像孩子们的另一个“家”,在“老师们”的耐心陪伴和精心辅导下,越来越多的小朋友都喜欢上了这里。
“童心港湾”学堂创新构建“四账三课双护航”管理模式,以家长群、成长档案、安全台账、志愿者库“四本账”强化管理;开设课业辅导、兴趣拓展、社会实践“三类课堂”,聘请2名教龄超20年的资深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推行“村干部包联+党员志愿服务”双轨制,每周安排一次镇年轻干部专题授课,每月开展一次红色教育、非遗体验等文娱活动。在实景探索中感受自然之美,用干花、彩笔将“满园春色”封存于许愿瓶书签,以稚嫩笔触在读书卡上描绘“家乡的麦田与炊烟”。4份优秀读书卡和20件“最美书签”作品在主题展板集中展示。“我们注重寓教于乐,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入课程,下一步将推出‘田间党课’‘老党员讲故事’等活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吕逸仲表示。
智慧赋能筑防线
党群同心护成长
为筑牢安全屏障,该村党总支构建“云端+实地”双线守护体系:依托家长微信群每日发布学习动态,监控系统全覆盖教学区域;与24个家庭签订《安全承诺书》,明确接送时间、纪律要求等6项条款;设立3处党员“护学岗”,发放含应急哨、反光贴等“安心书包”20套。同步建立“五星学员”机制,根据出勤率、课堂表现等给孩子们发放定制文具奖品12套,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方渡小学党员女教师施凤萍望着孩子们专注读书的身影,感慨道:“作为老党员我看到了薪火相传的希望,这里既是学堂,更是家风课堂,我们用书香筑牢红色根基,让每个前营娃都成长于书香氛围之中,成长为懂奉献、有理想的新时代接班人!”
暮色渐深,文化礼堂内书声琅琅,主题展板上的许愿瓶和书签映照着孩子们的笑脸。该村“两委”以“童心港湾”学堂为纽带,正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教育惠民实效,托举起充满书香的乡村振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