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陈云带一小孩吃饭,伟人遇见后预言:这娃了不得,后官至总理
更新时间:2025-04-22 13:16 浏览量:2
1950年,毛主席访问苏联期间,接见了中国留学生,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台下坐着一位年轻的留学生,听得热血沸腾,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14岁那年,他就遇见了主席,主席还成功预测了他的未来……
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爸爸李硕勋是广东省委军委书记,长得英俊帅气,学生时代就积极参加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是优秀的学生代表。1923年,20岁时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听过瞿秋白、张太雷、蔡和森开设的课程,逐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21岁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展各种爱国运动。
在校期间,爸爸认识了同样出色的妈妈赵君陶。赵君陶是我党早期革命先驱赵世炎的亲妹妹,受哥哥影响,在北京求学期间,就参加了学生进步团体。1925年,美丽而有才学的赵君陶考入上海大学,并与李硕勋相识相知相恋。次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这对革命伴侣先后在武汉、南昌、上海等地活动,作为党的骨干分子,积极为革命做贡献,在白色恐怖时期,他们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从事革命活动,保护同志。
1928年他出生了,作为这对恩爱夫妻爱的结晶,夫妻俩对他非常宠爱和重视。父亲李硕勋更是花费心思,为他起名李远芃,取自白居易的诗句:“万心春熙熙,百谷青芃芃。”希望他像茂盛的草木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将来有所作为。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但为了革命,他们常常无法团聚。1931年5月,父亲受党的指派,去设在香港的机关工作,担任两广军委书记。7月份,母亲带着三岁的李远芃去香港与父亲小聚。
一家三口相聚还不到一个月,父亲就接到通知去海南岛开会。小腹微微隆起的母亲依依不舍地与父亲道别,期待着父亲早日归来,共同迎接他们第二个孩子的出生。
不料,没有等来心心念念的人,却只等来了令母亲痛不欲生的绝笔信!
“我死后不要为我悲伤过度,要好好地养育咱们的孩子,想方设法把他安全送回老家,千万不要来给我收尸,切记!”父亲在信中这样写道。
从此夫妻天人永隔,从此孩儿没有了父亲,从此,他们母子三人要相依为命!
才三岁的李远芃根本还无法理解父亲的选择,父亲没有选择与他们母子团聚,而是宁愿在狱中受尽酷刑,也不屈服,直至双腿被打折,在海口高喊着口号就义。他选择了牺牲自己28岁的年轻生命,选择了牺牲家庭的幸福!李远芃身上从此多了一个“烈士遗孤”的标签!
李远芃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李远芃的童年注定要缺席父爱了,深爱父亲的母亲,年仅28岁的母亲,固守着他们的爱情,执着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痴心,从此孤身一人,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幸运的是,她的母亲并没有被打倒,她生下了他的妹妹,带着两个孩子,继续她的革命事业。
父亲和母亲曾经的同事、战友,都关注着他们。
1939年,在四川老家上小学的李远芃回到家后,第一次见到了母亲的战友邓颖超。邓颖超对她嘘寒问暖,很喜欢他,并提议把他带到她在重庆的家——周公馆。
母亲为了工作需要,没有那么大精力照顾他,也就同意了。
李远芃来到周公馆,周总理当时去了延安,并没有第一时间见到他,直到第二年回来时,才看到了瘦弱的李远芃。
“长得太像硕勋了!”周总理盯着他,眼里满是关心。
周总理曾经与李硕勋共过事,对他的牺牲也深表惋惜,对于烈士的遗孤,周总理从来都是不吝关爱之情。
在周公馆待着的日子里,李远芃得到了总理夫妻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总理并不是一味地宠溺他,总理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他要求严格。他走路时耷拉着背,总理就会拍一下他的后背,告诉他:“背要挺起来,人要有精气神!”
从此,李远芃总是把背挺得笔直,精神抖擞,看上去就像当过兵一样。
也因为这些接触,后来人总说:“李远芃是周总理的养子。”
其实,李远芃只是周总理夫妻关怀的众多烈士子女中的一个,并不是他们的养子。周总理夫妇一生没有自己的子女,他们只认了孙炳文烈士的女儿孙维世这一个养女。
除了总理外,蔡畅和陈云都对李远芃颇有照顾。
1941年,李远芃随母亲来到延安,陈云作为李硕勋曾经的同事,对李远芃母子的到来表示欢迎。
“你爸爸牺牲前,我们还一起吃过饭。”陈云说。
李远芃对这个陈叔叔很有好感,经常去找他。
1942年的一天,李远芃来看望陈云,到了饭点,陈云说:“走,咱们去中央食堂吃饭去。”
他们到了中央食堂,刚落座,就看到毛主席和夫人江青走了进来。毛主席同大家打了一声招呼,看到陈云和一个陌生小孩在一起,就走了过来。
通过交谈,主席获知这个14岁的男娃是烈士李硕勋的孩子,就跟男孩聊了起来。
“喜欢看小说吗?”毛主席问他。
“喜欢,最近在看《三国演义》。”李远芃毫不畏怯。
“哦?”主席来了兴趣,因为主席像李远芃这么大时,也正深深迷恋着《三国演义》。
“你喜欢其中哪个人物?”
“曹操!”李远芃不假思索地回答。
主席一听,劲头更大了,一般人都喜欢诸葛亮、关羽等正面人物,很少有孩子说喜欢曹操这种“大反派”的。主席让他说说原因。
李远芃张口就来:“曹操能团结部下,是一个好领导。官渡之战时,他部下有好多人与袁绍通过书信,曹操截获这些书信后,当着大家的面把信烧毁了,不予计较。这种做法,反而让那些有所动摇的部下铁了心跟着曹操。”
毛主席听后啧啧赞叹,对陈云说:“了不得啊!好好培养,将来准能当大官!”
此后李远芃努力学习,1948年考取了莫斯科动力学院的水电专业。1950年,毛主席赴苏期间,接见了中国留学生代表,李远芃恰在其中。
主席发表完讲话后,给学生代表写了几个字赠予他们,写给李远芃的是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李远芃那个时候并没有想到,38年后,他也像他敬爱的周伯伯一样,成为了担起千斤重担的国家总理!
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叫李远芃这个名字了。早在1941年他去延安的途中,与他同行的中共南方局青委书记蒋南翔帮他改了个名字: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