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滩街道:凝聚志愿力量 温暖留守儿童
更新时间:2025-04-21 09:41 浏览量:3
晚上6点,保滩街道缺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随着孩子们的陆续到来变得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有的在做手工、有的在看科普读物,还有志愿者老师给他们辅导作业......
“假期无人看管、缺少亲情陪伴、心理健康缺失、安全无保障、学习缺教、生活失助”一度是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和服务效能,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开展,近年来,保滩街道秉承“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从农村留守儿童实际需求出发,整合闲置资源,利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按照“实用、能用、管用、好用”的要求,精心打造了“星光学堂”“书法公益讲堂”“儿童兴趣班”“点亮星夜”阅读分享等关爱留守儿童文明实践项目,并招募保滩中心小学教师、寒暑期回乡大学生等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学习辅导、特长培育、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精心准备了学业辅导、文明礼仪、强身健体、亲情陪伴、兴趣养成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孩子们增长各类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求知欲、探索欲和想象力,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在探索中获得知识,也让每一位儿童都能获得志愿者们的亲情陪伴,丰富生活体验。
“我们通过走访发现,社区有22名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要给孩子们辅导作业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去年,我们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提档升级,为留守儿童打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开设‘星光学堂’,并邀请保滩中心小学具有教育情怀、熟悉农村教育环境的老师为孩子们辅导,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也为在外面工作的父母解了后顾之忧。”缺口社区党总支书记肖玉杰说。
图书角、活动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记者在缺口社区看到,新装修的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村里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手工、画画,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农村的幼儿园条件没那么好,设施也不太齐全,这里画画、做手工的工具,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我们每周会带孩子们来一至两趟,丰富孩子们的课堂内容。”缺口幼儿园李老师告诉记者。
“身子要坐正,注意握笔姿势,起笔轻、落笔重,收笔要稳......”每周六下午,保滩街道肖渡村的书法课堂上翰墨飘香,书法老师从书写坐姿、执笔、运笔到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现场进行示范、纠正,引导学生从一撇一捺中感受毛笔书法的艺术魅力。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一字一行临摹,反复练习,劲头十足。大家在享受书法乐趣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书法公益讲堂”的熏陶下,书法的种子在这些农村孩子的心中落地生根,萌芽成长。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习用品是他们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承载着他们对学习的渴望与梦想。在周集村,精心打造的“逮幸福”儿童公益课堂也深得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课堂为参加活动的儿童免费提供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并打造心理健康引导课程、学习方法分享课程和书法课程,除了本村的孩子,邻村的孩子也可以共同参加,课堂上老师引导孩子积极互动,充分提高了孩子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能坚持举办更加多样的少儿公益课堂活动,把优质教育资源搬到家门口,引导更多农村留守儿童培养美好心灵、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场需要全社会携手共进的持久战。“街道有义务帮助每一位留守儿童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今后,保滩街道将更精准地洞察孩子们的需求,精心实施更丰富的文明实践项目,弥补孩子们亲子关系的缺失,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并让他们在社会的温暖关怀下如花朵般绽放。”保滩街道党工委书记朱立成如是说。(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