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摆烂”可能是一种病!并非儿童特有,成人也会患多动症
更新时间:2025-04-06 19:54 浏览量:3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陈红源 郑梦亭
绘图 刘阳
一工作或学习就难以专注,挠头、抠手、刷手机……小动作不断,原以为是拖延症,却不料是患上了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以儿童为主的疾病。但研究显示,成年人也同样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成人多动症”有哪些表现?和儿童多动症有哪些区别?成人多动症如何自查?4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武汉专家。
多动症并非儿童特有疾病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精力旺盛,平时话比较多,思维跳得特别快,容易打断别人说话;工作时无法集中注意力,认真做一件事情不超过三分钟就开始走神;做事经常丢三落四,不是掉钥匙就是忘记带手机;难以预估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少时间,导致迟到、无法完成任务等。上述的经历看起来似乎人人都有,但一位网友在网上分享,说自己因为长年如此,最终在医院确诊了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在她的分享帖子下,不少网友自查表示“全中”“你有我也有”,甚至有人发问:“现代人还有人不是ADHD吗?”
很多人以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是儿童才会有的疾病,为啥成年人也能患上多动症呢?武汉市武东医院儿少心理科主任陈婷婷介绍,成人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延续自童年时期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66%-85%患儿的多动症可持续到青少年和成年期,也就是说这个疾病并不是儿童特有的疾病,是会衍生到成年期的。其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控制困难和多动。与儿童多动症不同,成人患者的多动表现可能不如儿童明显,但仍可能伴随焦虑、冲动行为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难以完成计划、频繁丢失物品、难以保持专注,进而导致职场表现不佳和人际关系问题。
陈婷婷主任指出,成人多动症和儿童多动症的症状类似,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通常表现为更明显的多动和冲动行为,而成人多动症的患者的注意缺陷以执行功能障碍较为突出,多动症状似乎比儿童多动症状程度轻,更多表现为内在体验,如坐立不安、焦虑等,冲动行为可以表现为情绪产生的冲动,情绪容易失控,情绪不稳定,情绪问题更为突出。
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陈婷婷主任介绍,成人多动症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任务或活动,容易分心,难以完成工作任务。经常忘记重要事项,如预约、账单支付等;经常丢失日常用品,如钥匙、手机、文件等,冲动和过度活跃:经常在未经思考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如购物冲动、突然辞职等;在社交场合打断他人谈话或过度说话;难以保持安静,常常感到坐立不安;情绪不稳定:经常感到焦虑、烦躁或易怒;情绪波动大,容易对小事产生过度反应;难以应对日常压力,容易失去自我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成人多动症常伴有焦虑症、抑郁症、药物滥用、学习和记忆障碍等共病症状。
一些人会在网上找一些表格“对号入座”,从而判断自己是否有多动症,对此,陈婷婷主任强调,成人多动症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负面情绪和行为对工作、家庭的影响。但其实所谓的拖延、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等是包括成人多动症在内的很多疾病的共性,不能以此作为标准。当成人出现以下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长期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完成日常任务或工作;过度冲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行为;工作或生活中长期出现组织混乱、拖延症严重;在与他人的沟通、合作中表现出易怒、耐心不足或行为冲动;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问题,且怀疑与多动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