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节气话健康丨巧用中医药育儿经 构筑儿童健康“防护墙”

更新时间:2025-04-03 16:49  浏览量:1

巧用中医药育儿经

构筑儿童健康“防护墙”

节气话健康

世界卫生日特别科普

清明,作为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里唯一一个兼具节气与节日双重身份的特殊节点。每至清明,阳气升发、万物吐故纳新,正是人体舒展、脏腑清气的好时机,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

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为“保障母婴健康 呵护祖国未来”,特别强调了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中的特色优势。让我们聚焦儿童健康,以中医药智慧为指引,为家长们分享节气养生和儿童保健的实用技巧,助力家长巧用中医育儿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清明时节儿童健康风险预警

气候特征

清明时节虽春暖花开,但气候多变,湿气渐重,儿童易受“风、寒、湿”侵袭。

02

健康挑战

- 脾胃虚弱:湿气困脾,易引发食欲不振、腹泻;

- 过敏高发:花粉、尘螨增多,诱发鼻炎、湿疹;

- 肝火旺盛:肝气升发过度,儿童易烦躁、睡眠不安。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此时更需顺应自然规律,通过饮食调理、推拿保健、中医药内外调理等方法,帮助儿童调和阴阳,增强体质。

中医药护童三法

(一)小儿推拿

1.小儿捏脊:小儿保持俯卧位,由下而上,自长强穴(肛门后上 3-5 厘米处)沿骶椎两侧肌肤向前推动,边捏边向枕部推,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一般重复3-5遍。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 3 次提一下,称 “捏三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

一般适用于半岁以上至7岁左右的小儿,年龄过小或过大需谨慎。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2.摩腹:家长手掌温热,指掌自然伸直,将整个手掌轻轻放于孩子腹部,手掌心对在孩子的肚脐上,手掌覆盖到的部分就是中腹部,以手掌自然重量下压,不带动皮下组织。摩腹操作的速度宜缓,以每分钟60次左右为宜,一般操作5~10分钟。

顺时针摩为泻,逆时针摩为补。现在的孩子饮食好,运动少,所以一般多顺时针摩腹,增加胃肠蠕动。对于由于脾虚、肾虚引起的腹泻,要逆时针摩腹,可以健脾止泄。

3.迎香穴按摩:位于鼻翼旁鼻唇沟内。用食指按揉按3分钟左右,可以起到宣肺气、通鼻窍的效果,用于治疗鼻塞、流涕等证。

(二)节气药膳

1.茯苓山药粥:茯苓10克、山药3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健脾利湿,预防积食。

2.陈皮麦芽饮:陈皮3g、炒麦芽5g,沸水冲泡代茶,助消化、防积食。

(三)香囊防疫

将艾叶、苍术、薄荷、丁香等打粉装入布囊,悬挂于书包或床头,可驱蚊防感,净化空气。

节气养生“三要三不要”

三要

✅ 要户外踏青:接触自然光照,疏肝解郁;

✅ 要早睡早起:顺应阳气升发规律;

✅ 要穿宽松衣物:利于气血流通。

三不要

❌ 不过食寒凉:避免损伤脾胃阳气;

❌ 不熬夜玩乐:保障生长激素分泌;

❌ 不紧闭门窗:保持空气流通,防湿邪滞留。

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时节,更是播种健康的起点。让我们以中医药为桥梁,将传统智慧融入现代育儿生活,为孩子们筑起一道生机盎然的健康屏障!

文中涉及的药膳及推拿方法需根据儿童体质辨证使用,必要时咨询专业中医师。若孩子出现发热、咳喘等生病症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