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的主人!儿童面临心理健康挑战时可以这样做……
更新时间:2025-04-01 21:28 浏览量:3
联合国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20%的青少年面临心理健康挑战。在中国,尽管研究指出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2%,但也有数据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抑郁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构建健康中国的关键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将2025年—2027年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强调将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引入学校。
为了加强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4月1日,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心理睡眠科副研究员杨玲玲走进文德路小学“厚德学堂”,为学生们分享“做情绪的主人”的主题课程。
该课程深入探讨了情绪识别与管理的办法,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管理自身情绪,并学会如何为他人提供有效的情绪支持。课程首先通过深呼吸练习引导学生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接着利用表情符号帮助学生识别和表达各种情绪。课程介绍了基本情绪类型,并通过有趣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情绪的产生和应对策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减少不良情绪影响。
以下自我调节方法,家长可以引导帮助孩子们一起完成:
1、情绪宣泄:通过写日记、向家人朋友倾诉或哭泣,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表达和释放。
2、正念放松:这是一种有意识地觉知当下体验,并对其不做任何评判的自我接纳调节方法。学生在正念冥想中觉知自身当前的身体反应、情绪和想法,更好地与不良情绪相处。
3、充足的睡眠与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情绪稳定。适当的休息也是恢复精力的关键。
4、注意饮食营养:合理摄入营养、安排好一日三餐以及适量摄入高蛋白、维生素等,对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5、适度的身体锻炼:适度的身体锻炼能有效减轻学生的不良情绪,带来愉悦感,增强对疲劳的抵抗力,使学生保持活力充沛的状态。
杨玲玲医生建议,学生家长应和学校加强联动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孩子调整情绪,注意作息和饮食规律。当情绪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或者在自我调节后,孩子不良情绪仍然明显或持续时,则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遵循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必要时结合心理咨询治疗。
厚德学堂
2025年3月12日,为进一探索创新思政教育与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构建体系化、场景化、品牌化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新范式,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日报、广东省中医院、文德路小学、广东省育才幼儿园二院在文德路小学举办以“岐黄护苗助成长 厚德铸魂润童心”为主题的“厚德学堂”共建启动仪式。
“厚德学堂”的成立,是广东省中医院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举措。通过将思政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引导青少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初审 | 庄映格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