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县民政局:从“输血”到“造血”升级困境儿童帮扶模式

更新时间:2025-03-31 21:53  浏览量:5

在春意盎然的三月,县民政局通过实施“资金+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在2025年首季成功构建起覆盖全县75名困境儿童的精准帮扶体系,以心理重塑、家庭关系修复等四大特色计划为支撑,构建“1+N”服务机制、建立“社会资源池”两项保障机制,开创了政社协同的儿童保护新格局。

多维度精准帮扶绽放生命光彩

“现在每周都盼着社工姐姐来上课,她与姐妹和邻居的互动也明显增多,家里常常能听到她欢快的笑声。”监护人李婶说。走进沙河镇16岁孤儿小花的家,墙上新贴的水彩画与往日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县民政局牵头实施困境儿童“心理重塑计划”的生动写照。社会工作者协会社工团队运用脱敏训练、艺术疗愈等专业干预手段,结合每周的认知行为训练,成功打开小花的心扉,让曾沉默寡言的小花重展笑颜。16岁少女小怡与监护人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县民政局指导社会工作者协会组建“督导+儿童社会工作者”服务团队,采用“家庭情景剧”的方式,开展6次家庭沟通训练和角色互换活动,帮助家庭成员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家庭矛盾发生率显著下降,亲子关系得到极大改善,这是实施“家庭关系修复计划”的生动写照。

同时,针对有厌学倾向的困境儿童推出“学习动力唤醒计划”。辍学边缘的放牛女孩小瑞在社工陪伴下,不仅完成学业任务,更成为家务小能手。“这孩子以前特别不听话,经过你们的帮助,她改变了很多,太感谢你们了,谢谢政府。”奶奶感慨道。而对于多重困境少女小红实施的“职业发展赋能计划”,通过定期的个案会谈,引导小红倾诉内心的烦恼和压力,释放负面情绪,缓解自卑心理;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红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偏差,让她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鼓励小红积极参与学校活动,锻炼社交能力;同时,引导小红认识到“职业技术优势”,设定“成为美容师”的目标,增强心理动力。

创新机制聚合力织密关爱保障网

“每个孩子都是即将绽放的蓓蕾,我们要成为助力他们破茧的春风。”该局主要领导在探访工作总结会上说道。

据了解,该局创新构建“1+N”服务机制,以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枢纽,整合社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多方资源形成服务矩阵;更值得关注的是“社会资源池”机制的建立,通过搭建爱心企业对接平台,3家本地社会团体已与困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22名专业儿童社会工作者加入服务队伍,形成“政府搭台、专业赋能、社会共育”的良性生态。

下一步,县民政局将探索“物质保障+精神关爱+能力提升”的三维救助模式,构建“全域覆盖、全链服务”的未成年人关心关爱机制,为特殊儿童群体托起更有温度的明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