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杨梅(黄春华):儿童文学300篇之004

更新时间:2025-03-26 05:20  浏览量:4

要论黄春华的代表作,无可争议必须是《杨梅》。这是一个饱受校园和家庭霸凌的女孩在一位年轻男老师的帮助下化萤成蝶的故事。

《杨梅》发表于2002年,发表之后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有太多孩子在信中说,感觉自己就是小说中的杨梅。

那些信件让我非常吃惊,我意识到,校园霸凌的存在其实比我们想像得要广泛得多,也隐蔽得多。

很多人都遭遇过校园霸凌,只是程度有轻有重。也许因为成绩不好,或身体缺陷,或性格内向,都有可能成为霸凌的对象。霸凌甚至不需要理由,或许只是为了发泄多余的精力,展现精神上的优越感。直接参与霸凌的人是少数人,大部分人只是围观者,围观者其实也是帮凶。霸凌经常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参与者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参与霸凌的不光是同学,有时也会有老师,甚至家长。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你有没有曾经充当过被霸凌者、霸凌者或者围观者?我相信,你有的。

按照黄春华在创作谈中自述,杨梅的原型其实来源于真实生活,是他二十多年前一位叫“傻大个儿”的同班女生。黄春华说:“不幸的是,她的故事还在校园里重演。我写《杨梅》,只不过是把这千篇一律的故事复述了一遍而已。”

《杨梅》之所以打动人心,贵在真实,或者说作者写出了那种血淋淋的真实感。当同桌李强用铅笔扎杨梅的胳膊时,读者都能感受到那扎心的痛感。更多的霸凌不是体现在身体上,而是心灵上。作者用细腻的文笔,用一人称视角,将被霸凌者的无助、麻木与绝望展现得淋漓尽致。

好在杨梅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姓王,是一位年轻的男教师,文中叫他王老师。在他的精心关怀下,杨梅化萤成蝶,走出困境。我们都喜欢这样温暖的结局。文中并没有对王老师的身份和形象做过多细节渲染,这个平凡普通的称呼反而让我们觉得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好人,这样的好老师。

黄春华在创作谈中说:“我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在杨梅身上,我并没有真正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要从根本上制止悲剧重演,仅靠一篇小说是远远不够的。”其实,我觉得,把真实血淋淋地展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解决办法。这也许是我一直如此喜欢这篇小说的原因。

遗憾的是,这部作品一直没有获得过重量级奖项。就这一点,黄春华也几次表达过困惑和遗憾。2022年,我在我兼任主编的中国卡通杂志上全文连载了《杨梅》,这部作品在初次发表二十年后,在新一代读者中再次获得如潮好评。读者说好,才是真的好。

(以下图片为作品前几页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