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驱蚊妙招
更新时间:2025-01-03 15:35 浏览量:29
每到夏天除了白天炎热的天气外,还有夜晚那些让人烦恼的蚊虫让你无法入睡。蚊子叮咬后,皮肤上出现的红肿和瘙痒是许多人的共同体验。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被蚊子咬后会红肿,为什么不同的人对蚊子叮咬的反应会不一样,特别是为什么儿童的反应比成年人要剧烈得多?
首先,蚊子叮咬时会注入含有抗凝血剂的唾液,以防止血液凝固使它们能过更顺利的吸取血液。这些外来物质会触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为了清除这些物质,会释放组胺和其他化学物质,以对抗这些外来物质。
其中组胺是一种在免疫反应中起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会导致血管扩张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这导致液体从血管中渗出,进入周围的组织,形成红肿。另外组胺还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瘙痒感。瘙痒是身体试图清除外来物质的一种方式,通过抓挠可以机械性地移除刺激物。可以说皮肤红肿和瘙痒是我们身体的排异反应。
但是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不同的人对蚊子叮咬后的反应症状也不一样,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较大的红肿,而另一些人则几乎没有可见反应。特别是儿童普遍要比成年人症状更严重。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不同人对蚊子叮咬的反应不同,主要与个体的免疫系统和皮肤敏感性有关。容易过敏的人在被蚊子叮咬后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组胺,导致较大的红肿区域和硬肿,且消退缓慢 。此外,个体的免疫反应也与遗传有关,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对蚊子叮咬的免疫反应不同 。另外,蚊子叮咬后的反应还可能与蚊子的种类有关,不同的蚊子唾液成分可能不同,引起的免疫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感染登革病毒的埃及伊蚊在叮咬时,其唾液中的非编码RNA分子可能会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
对于儿童而言,皮肤较薄,免疫系统也未完全发育,因此对蚊子唾液中的外来物质反应更为敏感,容易出现更强烈的局部红肿和瘙痒反应。相比之下,成年人由于长期暴露于各种过敏原,可能已经对某些过敏原产生了耐受,因此反应可能不如儿童那么强烈。
总的来说,年纪大了不但吃过的盐多,被咬过的蚊子的种类也会多。
有效的防蚊方法
了解蚊虫叮咬的原因后,我们自然想要知道如何有效避免成为蚊虫的“美食”。根据亲测按有效排序推荐以下二种:
第一种是液体驱蚊液:液体电蚊香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加热器将含有驱蚊成分的药液加热,使其有效成分均匀挥发到空气中,从而达到驱蚊的效果。液体电蚊香中的主要成分通常是除虫菊酯类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在特定温度下能够均匀挥散于空间,驱蚊效果相对稳定。
那么这种除虫菊酯类化学成分的驱蚊原理又是什么呢?
除虫菊酯类化学成分之所以能有效驱蚊,是因为它们可以影响蚊子的嗅觉系统。根据杜克大学Ke Dong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的发现,蚊子能够探测到空气中极微量的除虫菊素,这种物质是许多驱蚊剂中使用的有效成分。蚊子对这种气味非常敏感,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也能迅速察觉并避开 。
研究还发现,蚊子的触角中存在一种名为“Or31”的气味受体,它可以被除虫菊素中的一种特定成分“EBF”(E-beta-法尼烯)特异性激活。当除虫菊酯和EBF共同作用时,它们产生的气味足以让蚊子产生厌恶感,从而远离。这种反应非常灵敏,即便是极低剂量的气味分子也足以让蚊子立刻逃离 。
此外,除虫菊酯是一类从除虫菊中提取的天然杀虫剂,具有广谱的杀虫作用,并且对人和其他温血动物的毒性相对较小。它们主要通过干扰昆虫的神经系统,使昆虫过度兴奋、痉挛,最终导致死亡。在低浓度下,除虫菊酯并不是通过直接杀死蚊子,而是防止蚊子在皮肤上着陆,从而避免叮咬 。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除虫菊酯类化学成分具有驱蚊效果,但它们对蚊子的耐药性正在逐渐增强,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方法和成分来对抗蚊子,以开发更有效的广谱驱蚊剂 。同时,在使用含有这些化学成分的驱蚊产品时,应注意安全性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和孕妇,应选择安全性更高的产品,并遵循产品使用指南 。
第二种是电灭蚊拍:如果你对以上所说的用“化学试剂”灭蚊的方法不太放心的话。那就采用直接灭蚊的方式。相比直接用手拍蚊子,采用电灭蚊拍的方式更方面,更卫生。
电灭蚊拍的核心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将直流电升压,产生足以击杀蚊虫的电流。
电灭蚊拍操作非常简单,外观看起来像网球拍。只要按下位于手柄上的开关按键,将金属网格做成的拍面尽量靠近飞行或是静止的蚊子,当蚊虫接触到金属网丝时,由于其身体造成电网短路,足够大的电流和电弧会瞬间击晕或击毙蚊虫。但是请放心电灭蚊拍产生的电流虽然足以击杀蚊虫,但对人或宠物是安全的,因为输出功率极小 。
以上两种是笔者经过亲测推荐的比较高效安全的除蚊灭蚊的方式。希望你在夏天夜晚能睡一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