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农村小学音美教师不足,乡村儿童精神需求问题待解
更新时间:2024-11-02 15:01 浏览量:7
2022年10月22日,江西吉安,遂川县江铃希望学校阳光家园·爱心托管中心,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进行非洲鼓敲打练习。(视觉中国/图)
“我想学心理学,因为我们很多同学都有心理问题。”2024年9月,甘肃兰州榆中县住在城中村的初三女生小袁面对媒体人杨澜和公益人陈行甲的家访时,如此讲述自己的规划。
这并非危言耸听。202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发布的《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乡村儿童的总体抑郁检出率为 25.2%,“过度焦虑”检出率为 25.7%。
如何让乡村儿童的情绪有出口、培养健全的人格?2024年10月29日,“不要让千万乡村儿童错过美育”主题沙龙在北京举办,与会学者及公益组织负责人就上述话题展开讨论。
"儿童精神生活日渐单一匮乏"
“在应试教育和人工智能的双重夹击下,儿童精神生活日渐单一匮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在减少。”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段昉进一步解释,“很多孩子呈现出‘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感到生命无意义’的‘四无’现象。”
而乡村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和安全隐患更为严重。
乡村儿童是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全国普通小学在校生10725.4万人,其中,农村小学在校生6522.3万人,全国初中在校生4914.1万人,其中,农村初中在校生3011.1万人。
另一方面,城乡教育资源差异显著。
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于2023年3月发布的《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扫描报告》显示,尽管“双减”政策为城乡儿童提供了更多自主时间和活动机会,但乡村地区校外资源缺乏,导致儿童常依赖电子产品消磨时间,并更容易沉迷。数据显示,农村儿童周末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平均达到每天108.18分钟,比城市儿童多出22.38分钟。
此外,乡村留守儿童还要面临长期缺乏父母陪伴、隔代抚养导致亲情缺失等问题,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身心发展问题,包括更高的患病率、自信心不足、孤独感较强以及社会焦虑等。
“从教育角度来看,美育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但在‘德智体美劳’中,美育是最薄弱,也是最被忽视的,通常排在最后,”段昉表示,“它旨在促进心灵成长,但难以通过知识技能的方式来教授,教材上也几乎是空白。”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曾对“美育”下定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2023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
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网络执委会代表龚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理想情况下,是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都能让孩子们获得审美体验,但现阶段,音乐课、美术课这类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路径。
教师匮乏和专业能力不足,是乡村学校开展美育的难点。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于2021年发布的《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师队伍现状调研报告》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数量有74.71万人的缺口。
针对艺术教师缺口的城乡差异,《2019 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排除包含100人以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前提下,全国仅有30%的农村小学在音乐、美术教师数量上能满足教学需求,而超过70%的城市学校能满足教学需求。
建立与世界的情感关联
不少公益组织开始探索在乡村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
例如,在2020年以“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出圈的昆明市呈贡区是光四季诗歌青少年服务中心,为偏远地区中小学的17万余名孩子带去人生的第一堂诗歌课,让孩子通过诗歌拥有自由的情感表达。
除了诗歌,打击乐和合唱团也被带进乡村。
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自2018年发起“大山里的音乐课堂”,他们为乡村学校配备适合孩子学习、老师擅长教授的乐器,并改造了音乐教室。同时,他们还会设计相应的课程,并通过培训、线上课程和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持续支持音乐老师的成长和教学能力提升。
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詹瑶曾在某乡村学校走访时,随机问过一个男孩是否喜欢语文老师新开设的音乐课。
她记得,男孩沉默了5秒钟,说谢谢老师教他打非洲鼓。而这个男孩父亲入狱、母亲出走,由爷爷奶奶抚养。他性格叛逆,成绩在30-40分徘徊。但在学习非洲鼓三四个月后,他开始积极学习,语文成绩甚至提升到70分。
詹瑶认为,这与师生间距离拉近有关,“在上音乐课时,老师和孩子们之间不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他们更像朋友,放学后,老师如朋友般陪伴他回家,关心他的生活,让这个男孩从内向变得开朗。”
同时,美育也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走出乡村。
据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卫英介绍,他们从2013年开展了首个在乡村中小学普及与推广合唱的公益项目。除了培训教室外,还为孩子们搭建了从校园到县城和城市的展示舞台,让上百万的学生参加了合唱。其中,有251支合唱团能够长期坚持日常排练的,有40家参加了省级国家级的舞台,“合唱让世界离乡村孩子更近”。
尽管美育的形式各有不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教授卢玮静表示,在总体上,美育课堂是被学生们喜欢的,而孩子们能在其中感受美、感受并不工具化的东西带来的滋养,从学习紧绷的状态中获得放松,“而这种放松对人的生命力量本身至关重要”。
卢玮静还提到,当老师不再只是传授课堂知识的载体,就有了“性格”。他们在和孩子一起放学回家、聊天、参加比赛、创作等各种场景下,建立了新的关系建构和情感流动,让参与其中的孩子更懂得与同伴共情。
“从轻松开始,去感受到美,去建构情感关系,最后回到自我成长,人格独立。”卢玮静说,让孩子有自主决断力和对生命的看法,建立与世界的情感关联,用开放的眼光去探索世界,这才是美育的价值,“它并不是工具导向的价值体系,而是一种回归到人的长远发展和成长。”
南方周末记者 陈怡帆
责编 钱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