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1433”,构建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体系
发布时间:2025-08-09 18:45:22 浏览量:4
泉州市永春县民政局在市民政局指导下,于2024年7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永春县启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锦斗镇、都镇实施“福蕾行动计划”,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项目聚焦两类儿童的兜底保障与多元发展,建立“县一乡镇一村(社区)”三级关爱服务体系,开展权益保护、心理关爱、宣传倡导等服务。
该项目以“1433”模式推进:聚焦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健康这一核心,落实主动发现、干预疏导亲情帮扶、跟踪回访“四个到位”实施情感支持、心理支持、能力提升三类精准服务,搭建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支持网络。
聚焦一个服务核心
项目围绕儿童心理健康这一核心需求,首先对锦斗镇、一都镇的150余名留守和困境儿童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进行登记造册。其次,统筹构建“学校+家庭+儿童主任”相互衔接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开展留守和困境儿童个案心理健康测评,完善一人一档心理健康档案,并将其划分为重点关爱儿童和一般关爱儿童,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重点关爱儿童,保证每月至少提供一次服务;对一般关爱儿童,保证每季度至少提供一次服务。
坚持四个到位
项目着力构建“发现一干预一帮扶一回访”服务闭环,完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机制。一是主动发现到位。项目聚焦风险领域,由村儿童主任与社工通过日常走访摸底、常态化风险排查、定期集中摸排工作机制,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和常态化帮扶。二是干预疏导到位。针对因重大变故、遭遇外部刺激等复杂因素出现心理危机的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由专业心理危机干预团队开展“一对一”心理援助。三是亲情帮扶到位。针对困境儿童面临的生活、学习、心理困扰等问题,项目通过亲情连线、入户慰问、关爱陪伴等方式,弥补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的亲情温暖。项目还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和困境儿童提供学业帮扶、心理疏导、安全教育等关爱服务,护航其身心健康成长。四是跟踪回访到位。针对前期心理测评中风险较高的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项目组织儿童心理陪护员与社工一同入户回访,开展心理关爱服务,常态化跟进了解其心理动向。
实施三类精准服务
一是提供情感支持。项目组建心理咨询师队伍和“爱心妈妈”队伍,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结对帮扶服务。其间,通过定期入户探访或电访,每月进行一次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弥补亲情陪伴的缺失。二是提供心理支持。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要,社工组织留守和困境儿童开展心理探索小组等活动,引导儿童感悟生命,认识自我,学会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三是加强能力提升。项目秉承“助人自助”理念,致力于挖掘儿童自身优势,提升其自身能力。社工通过开展夏令营、周末兴趣课堂,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普及、预防性侵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思维与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认知。社工还开展生活技能比拼、趣味手工等活动,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尝试自己动手,学会基本生活技能。
搭建三大支持网络
一是家庭支持网络。社工通过入户宣传等方式为困境儿童和家长普及儿童福利政策,提高他们对儿童福利政策的熟知度,从而让家庭能够更好地利用政策为困境儿童提供支持。二是学校支持网络。社工走进锦斗镇中心小学、一都镇中心小学和锦斗中学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为校园内的儿童赋能,并建立朋辈群体互助支持网络,营造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三是社会支持网络。项目链接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协同为儿童提供服务,构建多元社会支持网络。如,链接了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永春圆梦义工服务队等单位和组织的志愿服务资源,为留守和困境儿童提供课外作业辅导、定期入户探访等关爱服务。项目还建立了儿童社会支持网络资源库,将困境儿童需求与社会资源进行精准配对,确保社会资源精准投放至困境儿童及其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