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江南区开展“非遗手工坊·亲子共传承”暑期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7 11:42:38  浏览量:3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推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近日,在共青团江南 区委员会的指导下,青晨社工中心联合二桥西社区开展“非遗手工坊·亲子共传承”暑期兴趣班系列活动。活动设置非遗灯笼、扎染、铜鼓彩绘、漂漆油纸 伞、金箔画等文化体验项目,吸引了140余组家庭参与,服务人次超400人。

活动邀请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宁元宵花灯节)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黎达现场授课。他首先向家长和孩子们讲述了灯笼的起源与工艺特点,随后现场演示了竹篾骨架的破篾、弯折等技巧,并指导家长及青少年们用娟纸裱糊兔子灯笼面,巧妙地将中国的剪纸、“福”“寿”等吉祥祝语和图案装饰灯笼面。参与的家长感慨道:“竹篾的韧性、裱糊的平整度,每一步都蕴含着老祖宗的智慧。现在能和孩子一起制作,感觉很有意义。”

在扎染课上,扎染老师为家长和青少年展示了色彩斑斓的扎染作品,引发大家浓厚的兴趣。随后,老师详细讲解了扎染的制作过程:“扎染需经扎结、染色、晾晒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耐心。”老师一边演示折叠、捆绑布料的技巧,一边讲解植物染料的提取原理。青少年们在家长的协助下,用棉线将白色布料扎出各式花纹,再浸入靛蓝色染缸中。当解开绳结,一个个带着独特晕染图案的方巾、小锦袋、挎包逐渐成型,青少年们兴奋地举着自己的作品,眼中满是成就感。

随后的铜鼓、漂漆油纸伞、金箔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环节同样精彩。老师们通过实物展示和故事讲解,介绍了这些器物在古代祭祀、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纹饰和制作中蕴含的民族智慧。家长和青少年们一起动手,用彩笔、彩漆、金箔纸、夹子等工具复刻出来,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这些古老器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传统手艺,今天和孩子一起动手,不仅玩得开心,还学到了非遗知识,感觉特别有意义。”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

此次活动不仅为暑期增添了一抹文化亮色,更搭建了亲子共学共乐的平台,让更多人在体验中感受非遗之美,助力文化传承。未来,团江南区委将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传统文化成为亲子情感交流的纽带,也让匠心精神代代相传。

江南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投稿邮箱:jnqr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