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欢呼雀跃!高市当选首相,动画师盼解决育儿难题
发布时间:2025-10-30 17:05:51 浏览量:1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拿了237票,比过半数还多4票,成了日本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首相。
她站起身鞠了个躬,脸上那股紧绷的劲儿终于松了,看得出来是真松了口气。
这事儿不光议会里有反应,高市老家那边更热闹,她家乡奈良县大和郡山市的办公室里,凑了大概15个支持者看直播。
后援会会长菊地治都66岁了,看完结果直咧嘴笑,说“现在咱有女性领导人了,这可是改改日本氛围的好机会”。
不光老家高兴,普通女性也有期待,横滨市中区有个42岁的动画师,还带着10岁的大女儿,她就盼着高市能“让养孩子的这代人日子好过点”。
这期待挺实在的,毕竟日本女性又要工作又要带娃,难不难只有自己知道,本来想觉得这只是日本内部的一个突破,后来发现放在国际上看更有说法。
之前日本政界里,女性想往上走难如登天,大家都叫这“玻璃天花板”看着能着见顶,就是摸不着。
前环境大臣小池百合子、前总务大臣野田圣子,还有前法务大臣上川阳子,都试过竞选首相,结果全栽了。
高市这回成了,不光破了日本的纪录,在G7里也排上号了她是继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之后,第五个能去G7峰会当政府首脑的女性。
就连小池百合子都特意祝贺,说“对女性的成功寄予厚望”,如此看来,这事儿不光是她个人赢了,也算给日本女性在政界挣了个面子。
不过高市能走到这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2021年开始,她前后三次竞选自民党总裁,前两次都没成。
换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但她没歇着,接着跑,直到这次才终于选上。
而且她也不是没经验的新人,之前当过总务大臣、环境大臣,在政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能当选也算是熬出来的。
但高兴劲儿还没过去,一个问题就冒出来了高市组的内阁里,女性大臣咋就这么少?满打满算就2个。
这就有点矛盾了,毕竟她自己是打破性别壁垒上来的,结果内阁里还是男的占绝大多数,看到这配置,不少人都犯嘀咕:这是真要推动性别平等,还是就走个过场?
除了内阁配置,日本女性在议会里的处境,更能说明问题,截至今年10月,众议院里的女性议员占比还不到两成,参议院能好点,但也没到三成。
更扎心的是国际排名,根据“各国议会联盟”的调查,日本众议院的女性比例在全球差不多190个国家里排第141位。
这名次说出来都有点不好意思,跟G7其他国家比差远了,人家德国众议院女性都超三成了,加拿大也过两成,日本这数据真是拖后腿。
为啥女性参政这么难?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或许能解释,2020年的时候,有个叫“WOMANSHIFT”的社团,里面差不多50个女性地方议员,带头的是东京都台东区议员本目佐用,才43岁。
她当时找时任总务大臣的高市,递了个申请,想让女性议员竞选时能用上自己的姓,不用非得随夫姓。
还好三天后,总务省根据这申请给地方政府发了通知,本目佐用后来还说“高市知道女性议员的难处,希望她能推改革,让大家工作方便点”。
搞不清日本为啥还卡着姓氏这事儿,女性连自己的姓都没法自由用,想在政界站稳脚,怕是得先过这关。
不过话说回来,高市自己也有过女性特有的困扰,这事儿她竞选时主动提了,她从40多岁开始,就受多汗这些更年期症状折腾。
给她看病的医生津岛瑠璃子说,高市跟她聊过“日本根本没好好解决女性健康问题,我想推动这事儿”,还说希望“建个制度,让日本女性能过得舒服、充实”。
她敢在竞选时说这个,挺少见的,毕竟日本政客很少聊这种“私人健康话题”。
而且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差不多六成更年期女性都有明显症状,但只有两成人会去看医生,公共医疗里针对这方面的服务也少得可怜,她能关注到这个点,确实说到了女性心坎里。
但对于高市当首相这事儿,学界看法也不一样,有人看好有人担心。
国学院大学有个研究性别问题的教授就说,“她能升到首相,肯定得适应男的主导的政治文化,所以很难说能成女性的榜样”。
不过他也没把话说死,补充了句“但女性当首相本身就有象征意义,以后大家对性别的看法说不定会变,就盼着她能真把政策落实了”。
东京大学研究社会性别的教授也有类似的担心,说“日本政界里男的互相帮衬的圈子太牢了,高市要是想改,得先破自民党的老派系利益,这难度可不小”。
连日本的“女性未来财团”都发声明,呼吁她“别光停在‘打破天花板’的名声上,得出台实在政策,比如多给女性议员名额、把育儿支持弄好”。
毫无疑问,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位女首相,确实是日本性别平等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毕竟这么多年,终于有女性能冲破政界的“玻璃天花板”了。
但热闹过后,现实问题也摆着呢:她的内阁里女性大臣就2个,议会里女性比例低到全球排141位,还有女性议员连姓氏都没法自由使用。
这些问题不解决,性别平等就只能是“嘴上说说”,其实日本要想真的推进性别平等,光靠高市一个人肯定不够。
得从制度上动真格的,比如改改那麻烦的夫妻同姓制度,别让女性婚后连自己的姓都没了;给议会和内阁设点女性配额,别让女性总是“少数派”;再把育儿支持体系弄完善点,让女性不用纠结“要工作还是要孩子”。
只有这样,高市的“突破”才不是“孤例”,更多日本女性才能真的在政界、在社会上站稳脚,女性能当首相,不只是“打破一个纪录”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能让女性的视角、女性的需求,真正融入到政策制定里,让所有女性都能在社会上“活得舒服、活得有价值”。
这不仅是日本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球推进性别平等都要走的路,就看高市接下来能不能把自己说过的话、承诺过的事,真的落到实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