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帮扶有力度!“十四五”期间,山东累计救助残疾儿童22.7万人次
发布时间:2025-10-30 16:55:43 浏览量: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
10月30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残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残疾儿童康复牵动着家长的心,更承载着我省对民生温度的坚守。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沈晓勇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始终围绕残疾儿童家庭急难愁盼问题,用四项实打实的举措,为孩子们铺就康复之路。
一是完善救助政策,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这几年,山东省持续推动康复救助政策扩面增效,从制度上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应筛尽筛、应救尽救。筛查诊断环节上,会同卫生健康部门明确各类医疗机构职责,与残联实现信息共享,确保筛查无遗漏。救助范围上,在国家要求的0—6岁基础上扩大到17岁,取消对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另外,打通异地申请康复救助堵点,让满足居住证申请救助条件的随迁孩子能在家门口享受康复服务。
二是健全服务体系,康复质量显著提升。省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标准》,实施等级管理、动态调整,全省定点机构达到680余家。同时,每年培训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超过5000人次,组建了全省专家库为定点机构“把脉”,让残疾儿童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更有品质保证的康复服务。
三是实施免费救助,关爱帮扶更有力度。山东省推动残疾儿童康复由定额补助转变为免费康复,定点机构在基本目录范围内免费提供康复服务,不再额外收费,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特别要提的是,省级实施专项免费手术救助项目,已经为6700余名听障孩子装上人工耳蜗,为9300余名肢残孩子做了矫治手术,为360余名唇腭裂孩子做了修复手术,让他们能听见世界的精彩,能迈出人生第一步,能阳光自信地微笑。
四是推动康教融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山东省积极推动残疾儿童康复与教育结合,会同教育部门推进定点康复机构申办教育资质,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康复服务,促进康复机构、医院、普通中小学等资源共享,让残疾儿童既康复好也融入好。济南、青岛、烟台等地一些实现康教融合的机构,既能提供康复服务又能提供文化课程,家长不用再带着孩子在机构和学校之间奔波,减轻了家庭负担。
“十四五”期间,山东累计救助残疾儿童22.7万人次,以实际成效在民生领域交上了一份温暖的答卷。未来,省残联会把这项民生实事办得更细、更实,让残疾儿童都能拥有平等的机会,拥抱充满希望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