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分级分类整合近视防控惠民服务项目,已覆盖全市1.5万名6-11岁儿童
发布时间:2025-10-29 10:25:25 浏览量:2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近视早筛、早干预、循证策略、标准规范及可复制模式等方面取得进展,但近视高发、低龄化、重度化趋势仍然存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交流研讨近视防控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聚力推动近视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国家近视防控健康战略目标,第三届Bright China 2025明眸中国近视防控大会暨国际近视研讨会近日在上海举办。
大会由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技术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指导,由明眸中国近视防控大会组委会、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学科学健康学会、上海医疗质量研究中心主办。
全国眼科、视光、公共卫生、学校、教育和卫生健康领域的150余名专家学者与一线工作者相聚上海,共同交流经验、分享智慧,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国在近视早筛、早干预、循证策略、标准规范及可复制模式等方面取得进展,但近视高发、低龄化、重度化趋势仍需持续努力。本次大会聚焦全生命周期近视防控,覆盖基础机制、临床实践与群体防控,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动可推广、可评价、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和有关文件精神,上海先行先试,部署推出系列近视防控专项行动。根据上海市疾控局、市卫健委和市教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有关措施的通知》以及《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任务要求,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牵头发起了上海市第六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分级分类整合型近视防控惠民服务项目。
目前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已覆盖上海30所小学、1.5万名6-11岁儿童。6个月随访发现,干预组近视发生率相对下降,眼轴进展相对延缓。项目旨在构建近视全周期管理模式,后续将完善积分激励制度、开展卫生经济学分析,目前已获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行业标准项目立项,正筹备下一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以推广干预策略。
“AI明眸—护眼瞳行”儿童青少年近视数智防控行动是由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在全国多家医疗机构开展的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该研究通过联合满足准入条件的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和眼镜验配服务机构,应用新型智能眼镜客观监测配戴近视防控眼镜依从性、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采集眼部相关参数,对儿童青少年个体提供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和精细动态的管理,同时基于量化大数据开展深入的近视防控应用研究,为持续优化近视防控方案提供高质量循证证据,提高近视防控的有效性,加强近视防控专业人员规范化培训、提升眼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实现国家近视防控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近视关口前移是重要防控策略,《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前期管理专家共识》的制定,将为近视关口前移,聚焦重点人群,实施干预提供重要指南。专家共识明确,有高度近视家族史、日户外活动<2小时等情况的儿童为近视高危人群。
头图为大会现场专家云集。主办方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