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为救3名落水儿童牺牲,他被认定见义勇为三年后又获评烈士

发布时间:2025-10-29 08:37:32  浏览量:1

澎湃新闻记者 刘璐

北京深秋,落叶纷扬飘落。如果周宏勃没有牺牲,他今年已经36岁了,但他的一切都定格在了2022年的夏天。

2022年6月19日下午,为救3名落水儿童,周宏勃毅然跳入水中,此后因体力不支溺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水中挣扎时,他曾望向等在岸边的妻儿,但只此一眼便作永恒。如今三年已过,很多事情都在发生变化,唯独没变的是父母和妻儿的思念。

周宏勃生前照片。受访人 供图

那天是父亲节,一个特殊的日子,当时周宏勃的儿子才1岁零2个月。而今,那个躺在襁褓中的婴儿,已经四岁上了幼儿园。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周宏勃的爱人唐莹目前带着孩子在延庆城区生活,而这也是周宏勃生前的心愿。

周宏勃舍身救落水儿童牺牲后,引发关注。2022年6月22日,他被石景山区民政局认定为“见义勇为”,同年7月份,被授予第十四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2023年,又相继被表彰为“北京榜样”、“延庆榜样”;2024年其被授予第九届首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25年5月,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周宏勃母亲高淑平处获悉,家中已接到北京市延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通知,周宏勃在今年被评为了烈士。“知道他被评为烈士的消息后,我去祭奠他的时候跟他说,‘宏勃你心里也踏实了。你儿子特别乖巧懂事,等你儿子大点了我告诉你儿子,究竟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走的。’”

毅然跳入水中

2022年6月19日下午2点多,北京阜石路桥下的永定河水域,传来孩子的呼救声,三名儿童在水边玩耍时不慎落水。

当时,周宏勃和妻子唐莹正带着1岁多的儿子在岸边散步。事发时已有两名年轻男子下水救人,但因水流湍急,两人施救没有成功。看到在水中挣扎的孩子,周宏勃果断跳进河里。在水中他曾托起两名儿童,为救援赢得时间。最终孩子们全部得救,但周宏勃再没有游回到岸边。有目击者看到,他一点一点沉了下去。下午5点,周宏勃被找到,但已没有生命体征。

周宏勃1990年10月出生,是北京市延庆区香营乡聂庄村人,生前曾在一家园林工程公司工作,是家中独子。

唐莹回忆,她当时发现在水中的丈夫艰难地看向岸边的自己和孩子,意识到可能有危险,便立即呼救,有人把游泳圈扔到水里。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唐莹曾说,“我永远忘不了在生命最后一刻他回头看我们娘儿俩的那一眼。”

“(得到消息的时候)我当时急疯了,把家里钱都取出来,想着中间肯定会抢救,结果抢救都不用抢救了。救护车走后,我儿媳妇都急哭了,说‘妈救护车都走了’。”高淑平回忆。

周宏勃离开后,唐莹有时候会陷入某种自责的情绪里。“想过当时如果拦下他……”但随即她又表示,“其实我们俩都属于能伸把手就伸把手的,只是没想到那一次就出了事,也没有办法。”

对于儿子当时选择跳水救人,高淑平并不感到意外,“我觉得我儿子应该的,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不是一时冲动的表现。”

高淑平从小对儿子的教育就是长大后要成为一个有担当,对国家有用的人。儿子离开后,高淑平内心是痛苦的,但她也为儿子的英勇行为感到自豪。

被评为烈士

周宏勃为救人牺牲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他的英勇事迹也被传颂。

2022年6月22日,周宏勃被石景山区民政局认定为“见义勇为”,同年7月被授予第十四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2023年,又相继被表彰为“北京榜样”、“延庆榜样”;2024年其被授予第九届首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25年5月,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高淑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儿子去世后,政府定期会给抚恤金,过节也来家里探望。“给的生活费,够我们维持生活。”

她还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家中已接到延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通知,周宏勃在今年已被评为烈士。“政府一直帮着我们办这个。目前烈士证还没下来,明年清明前就会迁到八达岭烈士陵园。知道他被评为烈士的消息后,我去祭奠他的时候跟他说,‘宏勃,你心里也踏实了,你儿子特别乖巧懂事,等你儿子大点了我告诉你儿子,究竟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走的。’”

除了政府的慰问与扶助,身边的朋友也一直在默默支持周宏勃的家人。

“宏勃走了三年,我儿子活着时候的那伙小伙伴,一直惦记着我们老两口。一放假就打电话问,‘阿姨你们在家吗,我们过去看看你和叔叔。’他们算是宏勃的发小,都在山南海北各地打工。有一个也是宏勃的发小,给我打电话管我叫妈,我都蒙了,他跟我说,‘宏勃不在了,我就是你儿子’。”高淑平哽咽着说。

唐莹回忆,丈夫出事后,社会各界的帮助,在当时给了她和家人很多支持,这让她更有勇气面对生活。她向记者透露,目前她带着孩子在延庆城区生活,靠着此前社会各界的捐助和政府的补助,他们在城区买了个小房子。“如果孩子爸爸不出事,我们也是打算在城区买房,因为毕竟孩子得在这边上学。他爸爸从小在村里,想让孩子在城里念书是一直的心愿。”

来自陌生人的关怀,也让唐莹感动。“我之前经常在家里做一些手工,北京一个姐姐知道后,主动联系我,收购我的手工帮我卖。还有一个大学的教授,也会经常联系我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延庆一中学校门口展示栏上挂着周宏勃的照片。受访者 供图

周宏勃去世后,对他的纪念被朴实、细微地呈现着。“我们家附近就是延庆一中,学校门口展示栏上就挂着他的照片,介绍着他的事迹。之前我没有发现那个照片,还是孩子告诉我那里有他爸爸。当时我不太相信,就想真的嘛,怎么会有呢,因为每次从那走都是骑电动车没注意,后面我骑电动车特意去看了一下。”看到丈夫的照片被挂在学校的外墙上供来往学生和市民瞻仰,唐莹心里很感动。

唐莹告诉记者,现在她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孩子,每个月的收入2500元,但她很知足,“有一个这样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

母亲的心

在妻子眼里,周宏勃是一个最好的人。在母亲眼里,周宏勃孝顺、善良、会照顾人、心疼人,工作认真负责。他离开后,两位母亲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

孙子成了高淑平的慰藉。她说,“他嘴唇像他爸爸,眼睛像他妈妈。他从小就很懂事,我有时候问他,想爸爸吗?他说想,妈妈告诉他爸爸出远门了,他还不理解什么意思。”

唐莹同样是母亲,她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了父亲感到难过。周宏勃离开时,儿子只有1岁2个月,对父亲的记忆并不多。随着一点点长大,儿子对父亲的需要似乎更加迫切。

孩子会问爸爸去哪里了,“我说爸爸去很远的地方,去上班了。但是他还会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为什么这么久还不回来啊。”

对于周宏勃的离去,唐莹没有告诉儿子具体原因。在她看来,儿子还小,没有办法理解什么是分离与死亡。

周宏勃离开后,唐莹既当爸爸又当妈妈,“孩子放假了,我经常会带孩子出去玩,就在北京周边带他去逛一逛,我想带他去看看这个世界”。

“刚出事那两年我都不想提起这个事情,也就现在好一点了。”周宏勃离开后,唐莹一度把有关丈夫的所有东西都收了起来。

儿子对父亲的寻找,不经意间也会勾起唐莹很多回忆。

“我以前从来不开车,都是他开,出门不管去哪都是他开,现在都得是自己开,好在孩子听话,我在前面开车他坐在后面老实不闹。”唐莹试图让自己放下,但思念仍会因曾经的点滴袭来,“说不想他,那是不可能的”。

谈到当下的生活,唐莹说,“踏踏实实这么过下去。我不想让人过多地关注我们,只想安安稳稳地生活,把孩子养大。也没想把孩子培养成多么厉害的人,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就行。”

回忆丈夫的时候,唐莹仍忍不住哭泣。谈及未来,她说,“我觉得我们都在努力地往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