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款新品备案背后,儿童防晒是否在“监管空白”中狂飙?
发布时间:2025-10-28 17:19:16 浏览量:1
在防晒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儿童防晒市场增长迅速,药企、美妆品牌等纷纷跨界布局、加码试图占据一席之地,但市场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从产品备案数量的激增到护理功效的过度宣传,从分龄防晒的模糊概念到化学防晒剂的超标准使用,儿童防晒市场似乎在无序中艰难前行。
儿童防晒成焦点,药企、美妆同步加码
近年来儿童防晒市场逐渐成为众多品牌关注的焦点,药企、美妆品牌等也在跨界布局这一细分市场。近日哈药集团三精儿童大药厂推出了“小鹰安安儿童保湿舒缓防晒乳”与“小鹰乐乐儿童特护物理防晒乳”两款儿童防晒产品,并完成了备案,这也意味着哈药集团在儿童防晒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美妆品牌也在加速入局,柳丝木近期备案了“儿童蓓护防晒乳”和“蛋黄油童趣润唇膏”,进一步扩充儿童护肤产品线。
在皮肤科学和药理学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专业研发团队与先进设施使得药企在儿童防晒领域占据优势,比如上述药企研发的贴肤类脂膜技术宣传可模拟婴儿皮脂结构、增强屏障功能,药企还以医药级标准把控生产严格筛选安全原料,遵循安全优先、配方简单原则,且医药领域的高知名度与美誉度,能让家长更信任其推出的儿童防晒产品。
美妆品牌在儿童防晒市场同样具备独特优势,在营销与渠道上美妆品牌经验丰富,如上述美妆品牌通过明星代言和社交媒体种草快速建立品牌认知,借助成人市场信任实现流量转化,在电商和线下零售渠道的优势显著能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在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方面美妆品牌注重外观设计和使用体验,推出符合儿童审美和使用习惯的产品,此外美妆品牌对市场变化敏感,能及时推出不同功效和形式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药企与美妆品牌的加码布局也让儿童防晒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品牌不断优化产品,从成分创新、肤感提升到包装设计改进等多方面发力想在市场中抢占份额。但在快速发展中市场也可能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品同质化现象开始显现、部分品牌宣传存在夸大等。未来儿童防晒市场在更多的品牌持续涌入布局下竞争会更加激烈,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需求升级,防晒+护理成标配
儿童肌肤屏障薄弱在紫外线照射后易出现泛红、干痒等问题,因此家长在选择防晒产品时不仅关注防晒指数更会看重产品能否同步提供护理保护,因此不少儿童防晒产品在基础防晒功能上额外注重护理功效,比如晒后修复、保湿舒缓、养肤等。
部分品牌防晒产品配方中添加具有护理功效的成分,让产品在抵御紫外线的同时为儿童肌肤提供额外呵护,比如某品牌儿童防晒乳宣称防晒+护肤边防边护,甘草酸二钾舒缓晒后泛红、马齿苋提取物舒缓光损伤等;某品牌宝贝温和倍护防晒乳宣称温和植萃力防晒合一倍舒缓,有机金盏花是肌肤灭火器、有效舒缓肌肤晒后泛红,天然红没药醇是肌肤稳定器、安抚不适减少肌肤刺激等。
还有部分儿童防晒产品主打润肤功效,比如某品牌小云朵儿童防晒霜宣称护肤级防晒,8h保湿边防晒边舒缓,法国三色花精粹提升肌肤丝聚蛋白含量,保湿补水抵御外界刺激,维生素E滋润阳光暴晒舒缓日晒干燥发红等;儿童防晒乳宣称超80%养肤成分、抵御看不见的光损热,雨生红藻球速修肌底光损、遇光愈密,嗜热御热肽横扫肌源热损、遇热愈强等。
品牌通过在产品中添加具有护理功效的成分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儿童皮肤全面保护的需求,还能够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随着对儿童皮肤护理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具有护理功效的儿童防晒产品可能成为市场主流,为儿童皮肤健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55款新品备案?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随着儿童防晒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儿童防晒产品备案数量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据了解截止到9月已有55款儿童防晒产品完成备案,包括己出、润本、海龟爸爸、红色小象、薇诺娜宝贝、青蛙王子、贝德美等品牌,儿童防晒赛道的热度攀升,品牌间的竞争正进一步加剧。
据了解无锡戴可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5款儿童防晒产品,上美股份旗下上海红色小象化妆品有限公司也注册了4款,广州海龟爸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3款,薇诺娜宝贝、兔头妈妈、润本、小浣熊等品牌各注册2款,代工企业澳思美日用化工(广州)有限公司则是备案了7款产品。
从备案产品的品类布局来看此次55款儿童防晒产品覆盖了从基础防护到功能细分的多元需求,基础防护类产品主要以高倍防晒、长效防护为卖点,满足日常通勤、户外游玩等场景需求。而功能细分类产品则进一步聚焦特定肌肤问题,如针对敏感肌的温和防晒、兼顾保湿舒缓的防晒乳等,与此前儿童防晒产品“单一防晒”的定位形成明显差异。
多个头部儿童护肤品牌的集中备案也直接推动了赛道竞争的升级,润本、海龟爸爸、红色小象等品牌作为儿童护肤领域的知名品牌,此前已在儿童洗护、护肤品类建立起一定的市场认知和信任度,此次加码儿童防晒备案既是对自身产品矩阵的补充,也是在抢占防晒细分市场份额,再加上上文提到的药企和美妆品牌备案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随着这55款备案产品陆续推向市场,儿童防晒领域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品牌需在产品品质、功效宣称、用户体验等方面持续发力,应对日益挑剔的消费者与不断涌入的竞争对手,未来产品创新、差异化竞争将成为品牌在这片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精细化驱动,分龄概念延伸到儿童防晒市场
在儿童护肤市场精细化发展的浪潮下,分龄概念从婴童护肤领域延伸至防晒细分市场,市场中已有多个品牌推出了“分龄防晒”概念的产品,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儿童防晒赛道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比如某品牌婴童固体防晒棒宣称6月+宝宝适用,通过6个月以上婴幼儿连续测试等;某品牌儿童防晒霜+精华乳二合一宣称3-12岁儿童“危肌”、一瓶搞定晨间护理等;某品牌小光盾Pro防晒霜宣称专为12岁+青少年设计,清爽控油、高倍防水等。
但实际上不同年龄段的产品配方和技术上的差别并不明显,多数儿童防晒产品无论针对哪个年龄段,核心防晒成分多为氧化锌、二氧化钛等物理防晒剂确保温和无刺激;在舒缓、保湿等附加成分选择上各年龄段产品也存在较高的相似度,像金盏花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等天然植萃常见于各类儿童防晒产品中;部分品牌宣称有专属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年龄段产品在防晒技术运用上差异不大,多聚焦于提升产品稳定性、改善肤感等基础方面。
分龄防晒概念的兴起主要是因为消费者需求升级,家长们期望根据孩子成长阶段精准护肤,还有品牌为实现差异化竞争,借助分龄概念打造新卖点。但真正的分龄需要品牌在研发和生产上投入更多资源,以确保产品的配方和成分能够真正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皮肤的特殊需求,现在的情况是部分品牌可能更注重市场推广和产品多样性,而忽视了技术层面的深耕。
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价差近4倍
在儿童防晒市场中产品既有亲民价位的选择,也有定位中高端的产品,价格呈现明显分层,看似功能相似的儿童防晒产品不同品牌间价差可达数倍,比如某品牌儿童防晒霜30g售价52元,某品牌儿童透明防晒啫喱50g售价79元,某品牌儿童夏季小圆饼防晒乳60g售价185元等。
价格的高低可能与防晒剂类型有关,比如有的品牌使用化学防晒剂存在透皮吸收风险,有的品牌使用物理防晒剂安全性更高但成本也更高一些;而物理防晒霜价格有高有低可能是因为原料成本差异,据悉,物理防晒的核心成分是氧化锌和二氧化钛,高价产品氧化锌的颗粒度比较大,低价产品可能使用普通颗粒原料,比如某品牌儿童防晒乳售价206元宣称实力防护突破500纳米、14%非纳米级氧化锌大颗粒不易渗透等,某品牌儿童防晒霜售价59元宣称非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大颗粒更安心等。
天然成分与专利、科研成分的运用也是出现价格差别的因素之一,价格高的产品配方中添加天然成分更加稀缺成本更高,比如某品牌宝贝温和倍护防晒乳售价165元宣称添加天然红没药醇等提取物,某品牌儿童水感防晒啫喱售价39.9元宣称添加积雪草提取物等较大众的成分。专利和科研成分应用方面一些品牌通过研发和应用独特的专利技术,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比如某品牌婴幼儿物理防晒乳售价238元宣称专研立体阻光科技、全波段物理防晒,专研科技、轻盈好推开2秒均匀成膜等。
此外品牌定位不同价格策略也不同,高端品牌可能强调安全性、专业性定价较高,平价品牌则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价格更亲民;防晒指数、防水防汗性能、适用肤质范围等因素也会影响价格,比如针对敏感肌、湿疹患儿的专用配方因研发难度和安全性要求更高价格可能偏高;包装设计、容量大小以及销售渠道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比如大容量包装或通过专柜销售的产品,价格可能相对较高。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儿童防晒市场的价格分层现象将持续存在,但随着消费者认知提升,单纯依靠营销概念支撑的高溢价模式将面临挑战,真正具备技术壁垒和功效优势的产品才能维持长期竞争力。
多品牌暴雷,化学防晒剂超标准成隐患
在儿童防晒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产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化学防晒剂超标准使用成为不容忽视的隐患,儿童肌肤敏感对化学成分的耐受度远低于成人,一旦产品中化学防晒剂过量或违规添加高风险成分不仅违反相关法规要求,更可能对儿童皮肤健康造成威胁。
从化学防晒剂使用数量来看部分品牌存在超规情况,根据儿童防晒产品的相关规范要求原则上配方中化学防晒剂的种类不得超过5种(含5种),以降低多种化学成分叠加对儿童肌肤的刺激风险,但笔者查询发现曼秀雷敦新碧儿童户外防晒乳液中使用了7种化学防晒剂,明显超出规定数量,过多的化学防晒剂叠加可能增加儿童皮肤过敏、泛红、瘙痒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概率,尤其对敏感肌儿童而言风险更高。
除了化学防晒剂数量超规部分产品还存在违规添加高风险成分且含量超标的问题,上海市消保委曾对10款儿童防晒霜进行抽检,结果显示其中3款检出苯氧乙醇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2倍,据了解苯氧乙醇在化妆品中允许使用,但过量添加会对儿童肌肤产生刺激性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长期使用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肌肤问题。
儿童防晒产品的成分使用有明确的法规依据,《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等文件对儿童化妆品中成分的种类、含量、安全性评估等均有严格要求,明确禁止使用危害儿童健康的成分,限制高风险成分的使用剂量;但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品牌存在合规意识薄弱、质量把控不到位等问题,未能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产品研发与生产,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破坏了儿童防晒市场的健康秩序。
儿童防晒产品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儿童肌肤健康,化学防晒剂超标准使用问题仍需警惕,对于品牌而言需强化合规意识、严格遵循相关法规要求,在原料选择、配方设计、生产管控等环节加强把关,确保产品成分安全合规;同时呼吁监管部门应加大抽检与执法力度,对违规产品与品牌依法惩处形成有效震慑等。
销售额显著提升,防晒成儿童护肤市场增长点
随着家长对儿童肌肤护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儿童护肤市场正稳步扩容,据欧睿咨询预测2026年我国婴童护理市场规模将接近500亿元,其中护肤品预计达180亿元,从行业整体发展态势来看儿童护肤已从过去的“可选消费”逐渐向刚性需求方向发展。
据魔镜洞察数据显示,2023年儿童防晒产品在淘天、京东、抖音平台销售额分别为6437.5万元、2556.9万元、671.1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83.4%、92.1%、69.6%,这说明了市场对于儿童防晒的需求正在不断提高。
这得益于家长对防晒认知不断深化,不再局限于夏季防晒而是形成“全年防晒”“全场景防晒”的认知,对儿童防晒产品的使用频次与需求总量增加;儿童户外活动场景日益丰富,从日常通勤到亲子出游、户外运动等,不同场景下的防晒需求推动产品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激活市场潜力;此外儿童护肤市场的精细化发展也让防晒从附加功能转变为核心品类,成为品牌布局的重点。
儿童防晒凭借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明确的发展潜力已成为儿童护肤市场的重要增长点,不仅为品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推动儿童防晒产品向更合规、更专业的方向升级。
行业思考:儿童防晒市场品牌跨界加码不断,从药企到美妆品牌纷纷入局,但市场快速扩张也带来诸多问题,如化学防晒剂超标准使用、分龄概念模糊、产品安全性存疑等;尽管儿童护肤从可选到刚性需求逐渐凸显,但行业需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和消费者教育上加大力度应对无序扩张带来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