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家乡老兵挥洒大爱,64间梦想书屋惠及300余名困境儿童
发布时间:2025-10-28 16:53:05 浏览量:1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 通讯员 李树清
一间间明亮温馨的书屋,不仅是知识的港湾,更是爱的灯塔,照亮着雷锋家乡困境儿童的成长之路。
近日,“兵锋四季梦想书屋”第三季“秋收在望”活动在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静慎村举行。由望城区政协经济界别台侨界别委员工作室、亿亨(厦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资捐建,望城区退役军人兵锋志愿服务队牵头建设的7间“兵锋梦想书屋”即将完工。志愿者细心地为每个书屋配备好崭新的床铺、书柜、衣柜、椅子、台灯、床上用品以及窗帘等,为村里的困境儿童打造专属学习空间。
这是“兵锋梦想书屋”项目四年来建设的第64间书屋。从2021年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小圩镇老屋村的第一间书屋起步,这项由退役军人发起的爱心行动已跨越多个县市,95个困境家庭直接受益,惠及342名困境儿童。
爱心启航:一张小木凳点燃的希望
“兵锋梦想书屋”的诞生,源于一次令人揪心的走访。
2021年,兵锋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走进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小圩镇老屋村困境儿童宇洁(化名)的家。队员们看到小宇洁趴在小木凳上写作业,瘦小的身子几乎伏在了凳面上。当被问及梦想时,小女孩眼中闪着光:“我想当老师,让更多孩子有书读。”
“那一刻,我们内心泛起波澜。一个温暖的想法油然而生——必须为孩子打造一个明亮、安全、舒适的读书环境。”望城区政协委员、望城区退役军人兵锋志愿服务队队长朱亚杰回忆道。就是这个充满温情的瞬间,点亮了“兵锋梦想书屋”计划的前行之路。
项目最初瞄准3至13周岁小学阶段的困境家庭孩子和留守儿童,为他们打造学习生活的独立空间。志愿者们坚持“一户一方案”的定制原则,深入每个家庭细致了解实际需求。
四年耕耘:从江华到望城,64间书屋的温暖接力
从江华瑶族自治县起步,梦想书屋的种子随后在平江县、溆浦县、隆回县和望城区相继生根发芽。截至2025年10月,项目已成功建成64间“梦想书屋”,覆盖三个民族地区,直接资助困境少年儿童达342人。
每一间书屋都凝聚着退役军人和爱心人士的深情厚意。项目组从优化布局、改善采光、合理利用空间三方面精心设计,为孩子们配备了床、衣柜、书柜、写字台、台灯、椅子等齐全的学习生活用品。
在2025年3月举行的“兵锋四季梦想书屋”第一季“善暖春风”公益活动上,爱心企业曾向项目捐赠了10间梦想书屋。
持续的社会支持,使得书屋建设能够按计划稳步推进。据介绍,爱心企业捐赠的书屋将在茶亭镇静慎村温暖启航。
“兵锋梦想书屋”远不止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改造。项目组推出了“梦想书屋”升级版——困境儿童关爱计划,涵盖大学生支教、艺术送培、城乡家庭互访共建等丰富内容。
在2025年3月的活动中,70名“雷小锋”青少年及困境儿童通过书屋建设、红色教育、文化体验等多元化活动,收获了知识、温暖与希望。孩子们在望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沉浸式体验消防器材操作、学习应急逃生技能;在雷锋纪念馆观看红色影片、分享参观感悟。
更为难得的是,项目建立了长效教育支持机制。志愿者们定期开展圆梦行动,为孩子们提供学业辅导、专业心理咨询、艺术体育送培等服务,并为每个孩子建立“一生一策”成长档案,详细记录成长轨迹,优化帮扶流程与体系。
志愿力量:退役军人的社会担当
望城区退役军人兵锋志愿服务队作为该项目的主力军,目前拥有区级骨干成员86人、街镇级队伍220人、村(社)级队伍1280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50场次,服务时长76300小时,服务对象达1万余人次。
“作为雷锋家乡的退役军人,我们始终铭记社会责任,希望通过书屋建设与公益实践,为困境儿童创造平等成长的机会。”望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华林在2025年3月的相关活动致辞中表示。
退役不褪色,这些“最可爱的人”把军队的优良作风带到了志愿服务中。他们携手团委、高校,汇聚各方爱心资源,构建了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2024年12月,“兵锋梦想书屋”项目作为湖南省唯一推荐项目,入选全国10个优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并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志愿精神”全国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交流鉴学活动现场展示交流,获得了全国范围内的认可。
四年间,从永州江华到长沙望城,从第一间书屋到第64间,退役军人和爱心人士的脚步从未停歇。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望着静慎村即将完工的7间书屋,朱亚杰目光坚定。更多的“小宇洁”将在这些书屋里实现梦想,更多的爱心种子将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