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意料之外的温柔力量,月亮姐姐离开央视创办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5-10-26 03:38:00  浏览量:2

“我不是离开,只是换了一个梦想更近的家。”这是10月18日,王淏——我们熟悉的“月亮姐姐”在告别视频里对观众说的话。作为陪伴了一代人童年记忆的央视少儿频道主持人,她选择推开体制内舞台的一扇门,走进“月亮姐姐工作室”。温柔又干脆,这个决定既有情怀,也藏着时代的味道。

从1998年亮相荧屏到今天,那个出现在《大风车》《智慧树》《七巧板》里的耐心姐姐形象早已刻在很多人心里。她的主持风格不喧闹、不做作,却能让家长和孩子同时记住,像一盏稳稳的灯。48岁的她在视频里说“人生所有的变化只要是生活需要的,那就试着接受吧”,这份坦然本身就是影响力的一部分。

把少儿频道的“C位”身份换成个人工作室,不是简单的职位转换,而是媒体人常走的一条路。传统电视和新媒介并行,使得主持人可以通过自建团队拿回创作自主权:节目形式更灵活、内容节奏更自主、IP延展空间更大。与此同时,儿童内容市场也在细分——教育、陪伴、亲子互动、衍生品都在催生新的商业模式。这样一来,月亮姐姐既带着央视背书的信誉,也拥有把声音变现、把品牌做成事业的可能。

当然,这条路也有坑。体制内的公信力、资源调配和稳定受众不是短时间能复制的。工作室要面对商业化运作、团队管理、平台选择等现实问题,还得处理好流量与品质的关系:既要做得好看吸睛,也要守住儿童内容的底线——安全、积极、有温度。换句话说,既要会卖,也不能忘了初心。

▶网友怎么看?

反应很有趣:有人说“终于可以看见更多有趣的亲子内容了”;有人有点恋旧,担心少了定时出现在荧屏上的那个陪伴者。这两种情绪都合理——她早已超越了主持人的身份,成了许多人情感里的坐标。支持方式其实很直接:关注她的新平台、参与首播互动、把优质内容推荐给身边需要的人。

▶工作室能怎么玩?

短视频、直播课堂、付费音频、线下亲子活动,每一条都能做成落脚点。凭借她的专业和亲和力,好的内容规划是关键:把教育性和娱乐性结合好,关注儿童心理与安全,避免过度商业化。她那句“48岁我们都有无限的可能”,本身就是很好的品牌宣言——年龄不是限制,而是积累后的新起点。

被月亮姐姐陪伴过的人,请留下你的期待:你最想她回归什么样的节目?温暖的亲子栏目、在线互动课堂,还是一本写给父母的育儿书?把想法写在评论里,也许她和她的工作室会看到,也许某个清晨,我们又会被那熟悉的声音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