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加沙“永失一代人”,20万儿童正沦为“战争废弃物”!
发布时间:2025-10-26 11:10:04 浏览量: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东与北非区域主任爱德华·贝格贝德近日发出严峻警告:
若不立即采取行动,加沙恐将出现“迷失的一代”——数十万儿童在废墟与硝烟中流浪,失去未来与希望。
刚从巴勒斯坦领土返回耶路撒冷的贝格贝德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沉重指出:“这已经是孩子们第三年没有踏进学校了。”
他进一步强调,“如果我们不能在明年二月前为所有孩子开启真正的教育重建,就将迎来失学的第四年。届时,‘迷失的一代’将不再是预言,而是残酷的现实。”
据统计,当地超过80%的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或摧毁,绝大多数人口至少经历了一次流离失所,公共服务体系全面瘫痪。
贝格贝德描述道:“无论你走到哪里,破坏的痕迹无处不在。很难想象,一个拥有悠久文明的土地,如今80%的区域变成了废墟。”
在美国斡旋下达成的停火协议生效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其教育合作伙伴得以在废墟间建立起临时“学习中心”。
目前,约有六分之一适龄儿童得以在这些简陋的场所继续学习。然而,贝格贝德坦言:“孩子们每周只能学习三天,课程仅限于基础的阅读、数学和写作,这与我们认知中的正规教育相去甚远。”
这些临时学习中心通常设在学校废墟旁或流离失所者营地内,大多是由金属框架覆盖塑料布搭建的帐篷,或是残存建筑的局部空间。
教学条件极其艰苦:椅子、纸板箱、木板都被充当课桌,孩子们只能在回收的石板或塑料板上练习写字。
“我从未见过一个能让学生正常坐下的教室,”贝格贝德痛心地说,“大多数孩子只能挤坐在垫子或地毯上。”
尽管停火协议带来一线生机,加沙教育系统的整体状况依然堪忧。数据显示,当地85%的学校已被完全摧毁或无法使用。
尚存的校舍多数被改作流离失所者的临时居所,而持续的人口流动——许多儿童和教师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迁徙——更使教育重建工作雪上加霜。
在约旦河西岸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的300所学校中,约80所需全面翻修,142所被彻底摧毁,另有38所因位于以色列军队控制区而“完全无法进入”。
面对如此困境,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于10月18日宣布启动“新一学年电子学习计划”,旨在为29万名学生提供远程教育。
然而,该机构日前遭到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指责,称其是“哈马斯的附属机构”,并明确表示不会允许该机构在战后加沙发挥作用。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贝格贝德强调,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将教育“置于首位”,通过重建教育体系来恢复加沙儿童的社会凝聚力。
几乎所有的加沙儿童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急需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当务之急是获得边境口岸的通行许可,允许运送建造半永久性校舍的材料和教学物资入境。然而,由于这些物资被以色列方面视为“非必需品”,至今仍被封锁在边境之外。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自停火以来,进入加沙的援助物资数量未见显著增加,饥饿状况也未能得到有效缓解。
“没有水泥,我们如何修复教室?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笔记本、教材和黑板——这是教育重建的最基本条件。”
贝格比德的诉求简单而迫切,“食物维系生命,教育承载希望。如果我们现在不行动起来,失去的将不仅是一代人的求学机会,更是整个地区未来的和平与稳定。”
在加沙的断壁残垣间,孩子们的未来正悬于一线。国际社会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次行动,都将决定着这片土地上年轻的生命是走向重生,还是坠入永恒的迷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