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阿光与莲娜交接孩子,彼此再次见面,却没有沟通,祝福两人!

发布时间:2025-10-26 10:40:26  浏览量:2

每周四下午四点,阿光准时蹲在瑞典儿童福利中心门口,手里攥着两张游泳课的票。

孩子还没出来,他先红了眼眶。

不是因为委屈,是觉得这日子,怎么就过成了“预约制父爱”。

以前是每两周见一次,每次三小时,像打卡上班。

孩子见了他,叫一声“爸爸”,转身就扑向妈妈。

阿光不敢多问,怕惹事,怕被说“干涉抚养”。

可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半夜哭着找爸爸,谁听得见?

现在好了,每周能见四小时。

听起来不多,但你想想,从两个月见一次,变成一周一次,这中间隔着多少个失眠的夜晚、多少条发了又删的视频消息?

瑞典儿童福利局没说“必须给爸爸更多时间”,他们只说了一句:“孩子需要稳定的情感连接。

”就这么一句话,把制度的冷冰冰撬开了一条缝。

孩子现在会说中文了。

马克张口就是“爸爸我爱你”,薇拉会指着电视说“熊猫”。

不是报了什么高价语言班,是阿光每天晚上直播一小时,自己念绘本,讲中国童话,孩子听多了,耳朵就记住了。

没人教他们,是爸爸的声音,把他们和老家的月亮连在了一起。

有人问,为什么不把孩子带回中国?

阿光没答。

不是不想,是不敢。

瑞典的法律不是摆设,莲娜有监护权,孩子要是被带走,他可能连签证都拿不到。

他现在申请的是长期居留——理由就一条:我是孩子的父亲。

听起来简单,可你知道瑞典移民局审核这种申请有多严吗?

要提供收入证明、居住证明、亲子关系公证、心理评估报告,还得证明孩子在瑞典生活是“符合其最佳利益”。

他熬了八个月,材料堆了两尺高,终于进了审核通道。

没说能过,但至少,有了希望。

游泳课还是每两周一次,雷打不动。

不是因为喜欢游泳,是因为那是唯一能碰得到孩子、能摸摸他们头发、能闻到他们身上洗衣液味道的时刻。

别的时候,视频通话是唯一救命绳。

孩子睡了,他开着摄像头,放着中文儿歌,假装他们在听。

莲娜没再拦他发视频了。

上个月,她还主动发了一张孩子画的全家福,三个人手拉手,底下歪歪扭扭写着“爸爸回家”。

阿光没评论,只把图设成了手机壁纸。

这事儿没大结局。

没有谁赢,也没有谁输。

只是两个成年人,终于开始学着把“我有多难过”,换成“孩子需要什么”。

跨国离婚不是感情破裂那么简单,是文化、法律、语言、距离,一起把一个父亲,活活拆成了“远程客服”。

可阿光没放弃。

他没喊冤,没闹上热搜,只是每天准时出现,像钟表一样准,像心跳一样稳。

有时候,爱不是轰轰烈烈的争夺,是忍着疼,还愿意每周四下午,蹲在门口,等孩子跑过来,喊一声“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