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援疆 | 吉木萨尔县宣传文化系统赴厦门开展培训;泉州儿童重症“小组团”援疆专家再次来昌
发布时间:2025-10-23 16:26:37 浏览量:2
吉木萨尔县宣传文化系统赴厦门开展培训
为全面提升吉木萨尔县宣传文化队伍的综合素养与业务水平,深入学习厦门市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先进经验,10月20日,“丝路同源·山海交响”吉木萨尔县宣传文化系统能力提升交流学习培训班在厦门开班,来自全县各单位的35名宣传文化骨干、道德模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宣讲员代表齐聚厦门,开启为期五天的学习交流之旅。
据了解,此次培训旨在深化文化润疆、推动宣传思想工作高质量发展。在理论授课中,厦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二级调研员陈水渠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运行》为题进行首场授课,系统阐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时代背景、核心定位与目标任务。讲师结合厦门市在社区服务、文化传承、民生保障等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生动案例解析,为学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范式。学员们认真聆听记录,围绕“如何将厦门文明实践创新经验融入本地工作”“怎样创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内容积极思考,现场交流氛围浓厚。
本次培训创新采用“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实战演练”三维教学模式,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理论宣讲、文艺节目创作、新闻舆论引导四大重点领域,构建全方位能力提升体系。理论课程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厦门的实践探索、基层理论宣讲“七进”与艺术化表达、网络舆情研判与“黄金1小时”发布机制等内容,既夯实学员理论基础,又强化实操能力。
现场教学环节则带领学员走进厦门重大活动图片展,学习城市形象塑造与大型活动组织经验;在湖里区金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员们实地观摩“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积分制运行模式,聆听“微宣讲”示范课程,汲取基层宣传工作创新思路;培训还特别安排学员在“红色剧场”观看沉浸式微党课《鼓浪声声》,亲身体验艺术化理论宣讲的独特魅力,为今后创新宣讲形式提供新思路。
此次培训由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支持举办,充分体现“援项目更援理念,援资金更援智慧”的对口支援工作思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不仅为吉木萨尔县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更推动了闽疆两地宣传文化系统深度交流与合作,是深化文化润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为吉木萨尔县宣传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泉州儿童重症“小组团”援疆专家再次来昌
近日,在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的支持和协调联系下,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生命支持“小组团”援疆项目第二批专家再次来昌,在昌吉市人民医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儿科专项帮扶与培训工作。
本次培训由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陈耿波带队,重症医学科主任巢建新、诊疗组长沈美丽及护理总带教郑秋芳等骨干专家级组成,昌吉市人民医院儿科6名儿科医护人员全程参与,共同完成了一场“理论+实操+考核”的“高级生命支持”专项培训——这是一种难度大、团队配合要求高的儿童抢救模式。为了达到培训效果,专家们制定了科学全面的培训方案,对人民医院6名抢救团队成员进行集训,一场“特种兵式”培训全面展开。
在“气道管理站”,专家现场指导口咽通气管置入、紧急喉罩使用及气管插管操作,手把手纠正细节,确保每位学员能精准开通患儿呼吸通道。“血管通路站”由“小组团”专家郑秋芳领衔,通过IO骨髓穿刺、三通管快速补液等实操演示,系统讲解穿刺部位选择与空气栓塞防范要点,破解休克患儿“血管难找”的临床难题。
本次培训直击临床要点,聚焦三大核心急救技能,依托专业模拟模型开展高强度实操训练,让医护人员将每一项“关键操作”练到精准娴熟、稳准高效。
同时,市人民医院儿科6名医护人员轮流担任总指挥、气道师、记录员等角色,明确分工与协作要点。通过反复演练,团队实现从“各自为战”到“高效联动”的转变,显著提升急危重症抢救中的团队配合效率。
在最后的培训考核环节,参训人员通过抽签抽取病案,依次完成理论笔试与实操考核,全面检验学习成果,确保“学完能用、用则见效”。参训医生叶艳霞感慨地说:“这次培训是出校门以来最严格、最紧张的一次培训和考核,通过专家的手把手指导,我们学习到了很多,虽然身累心累,但非常充实,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