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朔州应县全力推动残疾人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发布时间:2025-10-17 22:15:04  浏览量:2

近年来,朔州市应县大力宣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山西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推动残疾人保障工作有序开展,用政策温度筑牢底线,用服务精度破解难题,用科技力度赋能美好生活,让残疾人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压实政府主体责任,统筹推进事业发展。应县制定出台《应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残联协调、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低保范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4011名残疾人享受城乡低保待遇。实施“单人保”政策,残疾人“两项补贴”覆盖率持续保持100%。完善残疾人医疗保障,推动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资助困难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今年为全县所有持证残疾人统一缴纳每人100元意外险。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持续推进“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和彩票公益金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依托社会福利机构、医疗机构等,为就业年龄段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能力训练等托养服务。目前已累计居家托养残疾人400余人次。

强化法律宣传普及,筑牢依法保障基础。应县聚焦“全国助残日”“全国残疾预防日”“国际残疾人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宣传,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认知度,增强了残疾人依法维权意识。强化基层队伍培训,累计培训460人次,切实提升基层队伍依法履职能力。

聚焦康复服务保障,提升健康生活水平。应县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累计筛查诊断0—6岁残疾儿童50名,为230名0—15岁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救助服务。完善康复服务网络,依托县和谐医院、特教学校2家康复机构,构建“县级机构+乡镇服务点+村(社区)联络员”的康复服务体系,覆盖全县12个乡镇。推进辅助器具适配,建立健全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网络,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免费适配轮椅、助听器、假肢等辅助器具,累计服务2600名残疾人,适配器具2653件,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度。

落实教育权益保障,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应县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三种模式,保障残疾学生入学,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落实教育资助政策,严格执行残疾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扶残助学(圆梦)工程”,累计资助残疾大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243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加大特教学校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配备专业教师25名;同时,推动普通学校无障碍设施建设,为随班就读残疾学生配备学习辅助设备、提供心理辅导,提高残疾学生教学质量。

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应县结合市场需求和残疾人自身特点,开展电商运营、手工编织、盲人按摩、农业技术等针对性培训,累计培训残疾人150人次,同时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带动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目前已有14家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31人。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库,动态更新就业需求和岗位信息,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服务。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畅通出行生活通道。应县开展家庭无障碍改造,累计为244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安装扶手、改造卫生间、铺设防滑地砖、修建坡道,切实改善残疾人居家生活条件。加强对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为残疾人出行创造良好条件。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正义环境。应县健全法律援助体系,成立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案件代理等服务,实施司法援助,并于今年年底实现乡、村两级法律服务全覆盖。规范信访维权流程,建立“县——乡——村”三级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残疾人来信来访处理率达98%以上,有效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