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笼》全网曝光量超150亿 为国产动画出海提供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5-10-16 11:05:58 浏览量:2
中国日报10月15日电 近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湖北省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的动画片《灵笼》第二季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灵笼》第二季的艺术创新、文化表达、产业生态与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国产动画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与使命担当。
近年来国产动画在题材拓展、技术提升、国际传播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灵笼》第二季作为一部具有标杆意义的科幻动画作品,展现了当代中国动画的创作水准与文化自觉。其成功离不开国家持续优化的文化政策环境,取得的优异成果也鼓励了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的动画项目涌现,推动中国动画从"高原"迈向"高峰"。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红艳指出,《灵笼》作为从位于武汉的中国光谷基地走出的精品作品,不仅入选广电总局2024-2025年度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工程,还被列为湖北省广播电视局2025年网络视听精品创作重点项目。作品成功得益于三个因素:题材选择彰显科幻魅力,构建出具有张力的文明对照体系;以传统文化叙事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传统乐器、中医技法、武术等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剧情;创作团队秉持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个画面,营造出震撼的视听体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综合处处长刘晓辉表示,这部作品的成功源于创作团队在快节奏环境下依然保持初心,以匠心精神精心打磨作品的坚持。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党委书记、秘书长易凯指出,《灵笼》打破了"动画只是给小孩看"的刻板印象,为国产动画树立了新的标杆。作品在B站播出时引发观众热烈互动,弹幕密集度充分体现了其受欢迎程度。他强调,作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种良性发展模式为行业持续创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他表示湖北省广播电视局为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土壤,给予了创作团队培育和扶持,这种沉下心来、七年磨一剑的创作精神,正是当前动画行业最需要的工匠精神。
《灵笼》第二季所呈现出的优良制作品质与深邃的世界观,源于从创作团队到播出平台,对艺术品质数年如一日的坚守。从宏大场景的细腻渲染,到人物性格的深刻雕琢,再到平台的多维赋能,这部作品才能在技术与艺术层面不断突破,为国漫树立起新的标杆。
研讨会上,哔哩哔哩副总裁张圣晏分享了B站作为平台方对《灵笼》系列的长期支持与生态赋能。他介绍,《灵笼》第二季自开播以来,累计播放量已突破3.5亿,系列追番人数达1140万,全网曝光量超150亿,豆瓣评分高达8.9分。他强调,B站独特的PUGV生态为作品提供了丰富的二次创作土壤,超过1.7万个二创视频、1万余名UP主的深度参与,共同构筑了《灵笼》IP的文化影响力。张圣晏表示,B站将持续加大对国创动画的投入,推动中国动画向"Made for Global"升级。
在主创代表发言环节,艺画开天创始人兼董事长、《灵笼》项目文学策划阮瑞从创作初心、文化根脉与国际视野三个维度阐述了《灵笼》的创作理念。他回顾了自己从动画观众到创作者的转变历程,指出《灵笼》的诞生源于对中国科幻动画空白地带的探索与坚守。他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东方哲思与末世伦理的融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实践。在出海方面,阮瑞特别提到,国家"千帆出海"行动计划为《灵笼》等作品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让中国故事能够更自信地走向世界。
艺画开天联合创始人、《灵笼》项目总导演董相博以"创作中的真情,自有千钧之力"为主题,分享了第二季在情感表达与人物塑造上的突破。他表示,团队始终坚持以真实情感为内核,通过塑造有弱点、会挣扎的角色,让他们的勇敢与坚守更具感染力。他特别提及第十二集片尾文字的反复打磨,指出其传递的是对生命意义与创作态度的深刻思考。董相博动情地表示:"《灵笼》是我们会坚持做一辈子的作品,希望它能成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精神印记。"
艺画开天副总裁、《灵笼》项目市场营销总监吴林凡从IP生态构建与商业化实践角度出发,指出《灵笼》已从一部动画作品成长为"可与观众共同成长的世界"。他介绍了第二季在B站创下的39万同时在线纪录、IMDb 9.3的高分评价,以及动态漫画、实体书、品牌联名等多元化开发成果。吴林凡强调,健康的商业生态反哺内容创作,形成良性循环。他特别感谢湖北省广播电视局在剧本打磨阶段提供的文化指导,使作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叙事中找到坚实的精神支点。
《灵笼》编剧汪晨微分享了创作团队构建科幻世界观的创新理念。团队突破传统叙事范式,从中医经络、传统武术、道家哲学等中华文化中汲取灵感,将故事中的"生命源质"设定为信息、能量与数据的集合体,构建出独具东方特色的能力体系。创作过程中,团队与科研机构深入交流,将科幻设定与前沿科学相印证,确保作品既扎根文化传统,又具备科学前瞻性。同时,通过主角的身份探寻与文明形态对比,作品深刻探讨生命意义与人性价值,传递出"勇气孕育希望"的创作理念,展现了中国科幻作品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
研讨会上,多位学者与评论家从学术、产业与美学角度对《灵笼》第二季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指出,《灵笼》在中国动画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他认为,作品站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高度,自觉践行"两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品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诠释,以及"长期主义"的创作态度,展现了中国动画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坚定步伐,为国产动画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范。
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蓉以"破壁、土壤、远航"三个关键词概括了作品的突破性意义。她指出,《灵笼》第二季在叙事格局、主题内涵和技术实现上实现了对传统动画剧集的跨越,不仅打破了国漫类型题材的壁垒,将东方哲学与科幻类型创造性融合,更突破了国产3D动画技术的边界。她特别强调,作品以西方熟悉的末世科幻为叙事外壳,包裹东方特有的生命与价值内核,构建出跨文化共鸣基点,为国产动画出海提供了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