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你是在爱孩子,还是在爱你的期待?

发布时间:2025-10-09 22:10:12  浏览量:5

1

你是否也陷入了“期待焦虑”?

看着孩子偷偷吃糖,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立刻制止,担心蛀牙?还是已经开始联想——今天敢偷吃糖,明天就敢撒谎,以后会不会走上歧途?

我们多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为孩子的一点小举动焦虑不已,在脑海里上演一连串灾难片。明明想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却总忍不住用“期待”的名义,悄悄系上一根又一根无形的线。

“我希望你成为......”

“你应该要......”

“为什么你不能......”

这些话语是否曾不经意间从你口中说出?我们一边告诉自己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一边又难以克制地为他们设计着理想的未来。

2

期待可以存在,但不必成为孩子的负担

在一次关于吃糖的对话中,我和孩子探讨了一个更深层的话题——期待。

“因为我爱你,我就会对你有期待。但这个期待,不是必须由你去承载的。妈妈有什么期待,你是不是必须要负责帮妈妈实现?不,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期待就是我自己的一个想法,他能不能实现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我用孩子能懂的例子解释:“就像你期待着妈妈赚大钱,然后买个大别墅,你能养狗。这是你的期待,但我不用对你这个期待负责。我不是必须得努力去挣钱,然后一定要给你买个大房子。”

“同样,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学霸,学习成绩很好。但学习成绩好不好,有很多因素,不是靠你想学好就能学好的。”

3

期待是正常的,强求是有问题的

我们对什么都可以有期待。你早上起床之前就希望今天是个好天气,但老天不用对你的期待负责,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当天气符合期待时,我们开心;当不符合时,我们也能接受。

健康的期待,是“我希望你过得好”;不健康的期待,是“你必须按我的方式过得好”。

问题不在于有期待,而在于很多家长认为:我对你有期待,然后你必须对我的期待负责,还必须满足我的期待。

4

建立健康的期待观,让亲子关系更轻松

那天的对话让我明白,我们可以对孩子的行为有恰当的反应,也可以对孩子有期待,但需要明确:期待只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孩子不必为我们的期待负责。

这样的认知解放了孩子,也解放了父母。孩子不需要背负沉重的包袱,父母也不会因为期待落空而过度失望。

但知易行难。很多家长问我:“道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看到孩子不按我的期望发展,我就焦虑得不行!”

这正是我开发《智慧父母亲子课》的初衷。经过16年家庭教育研究和数百个家庭的实践,我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

告别打骂吼催,建立合理的心理边界

掌握 “期待沟通法” ,让爱不再成为负担

学习 情绪管理技巧,摆脱育儿焦虑

构建 相互尊重、彼此独立的亲子关系

养育孩子,原来可以如此轻松自在——我们有期待,但那只是天空的云彩,欣赏它的美,却不必要求它一定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