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一定不要在小学阶段,过度消耗孩子的能量,现在知道还不晚

发布时间:2025-10-01 11:26:27  浏览量:1

“妈,我今天的作业写完了,课外班的卷子也做完了,我能看十分钟动画片吗?”

女儿小心翼翼地问我,眼睛里满是疲惫,也有一丝恳求。

我刚想习惯性地回一句“英语打卡还没打呢”,可话到嘴边,硬生生咽了回去。看着她那张本该神采飞扬的小脸,如今却挂着一副“电量耗尽”的模样,我心里猛地一酸。曾几何时,我这个当妈的,也成了那个不断给孩子“充电”,却忘了让她自己“发电”的人?

这一幕,是不是也经常在你家上演?我们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一年级开始,就把他们的日程表排得比CEO还满。语数英科是“主菜”,钢琴、舞蹈、编程是“甜点”,中间还得见缝插针塞进去点“运动加餐”。我们像个焦虑的指挥官,不停地催促:“快一点,再快一点!别人家孩子都已经学到三年级的内容了!”

可是,亲爱的,我们有没有停下来想过,那个小小的身躯里,到底还有多少能量?我们是不是在小学这条本该是缓坡的跑道上,就过早地点燃了孩子的“冲刺火箭”,结果却可能让他在真正需要发力的人生马拉松上,早早地耗尽了燃料?

我邻居家有个男孩,叫磊磊,是我见过在小学阶段“能量”被消耗得最彻底的孩子。从周一到周日,他就像个陀螺,被各种补习班抽打着旋转。他妈的口头禅是:“现在辛苦点,都是为了初中好。”小学毕业时,磊磊果然以优异的成绩进了重点中学的尖子班。

可故事的后续呢?初一还没读完,他就开始厌学,上课打瞌睡,作业敷衍了事,甚至开始沉迷游戏。他妈妈哭着说:“我怎么也想不通,以前那么要强的孩子,怎么就突然‘废’了?”其实,不是孩子“废”了,是他的“能量池”在小学六年里,已经被提前榨干了。他对学习的所有好奇、热情和内在动力,早已在无休止的刷题和奔波中,消磨殆尽。到了中学,需要更强大的自驱力时,他内部只剩下一片荒芜。

这真的太可惜了!小学阶段,到底是什么?它根本不是冲刺跑,而是为孩子漫长人生打下坚实底色的“储能黄金期”。这个“能量”,绝不仅仅是知识,它更包括:

第一,对世界的好奇心。 孩子为什么总爱问“为什么”?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本能。如果我们把所有“为什么”的时间,都换成做一道标准答案的数学题,就等于亲手掐灭了他们眼里最宝贵的光。

第二,持续学习的耐力。 这就像存钱,你不能在孩子本金还很少的时候,就让他过度透支。让他每天保持适度的学习,有余力去玩耍、去发呆,他才会觉得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样才能细水长流。现在就把弦绷到最紧,等到初中、高中,弦可能就断了。

第三,感知幸福的能力。 放学后,和小伙伴在院子里疯跑一阵的快乐;周末,全家一起去公园晒太阳、看蚂蚁搬家的惬意。这些看似“无用”的时刻,其实是在为孩子的心灵账户存入最宝贵的财富。一个能感受到微风、注意到花开的孩子,内心才是丰盈和柔软的。未来遇到挫折时,这些美好的记忆就是他最好的疗愈。

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过度消耗孩子的能量,当好这个“能量守护者”呢?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首先,咱得学会“做减法”。 审视一下孩子的日程表,是不是排得太满了?是不是每个兴趣班都非学不可?有时候,勇敢地对一些“随大流”的课程说“不”,把时间还给孩子,反而是更大的智慧。留白,才能生出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把“加油站”设在家里。 家的氛围,应该是充电站,而不是第二个战场。少一些“作业写完了吗?”的质问,多一些“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吗?”的闲聊。晚饭桌上的欢声笑语,睡前十分钟的亲子阅读,周末一次简单的家庭活动,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都是在为孩子默默地补充能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保护好孩子的“精神内核”。 别让分数和排名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当他考砸了,我们先别急着批评,而是和他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要让他知道,无论成绩如何,爸爸妈妈的爱永远不会变。这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是孩子内心最强大、最持久的能量源。

我自己也正在努力实践。那天,我最终没有提起英语打卡的事,而是对女儿说:“好,我们一起看一集,然后早点休息。”她当时那惊喜又放松的表情,我至今难忘。第二天早上,她起床格外利索,上学前还主动抱了抱我说:“妈妈,我爱你。”

你看,当我们不再把孩子的能量看作一个需要不断压榨的资源,而是一个需要小心呵护、慢慢滋养的火种时,孩子回报给我们的,将是意想不到的 resilience(韧性)和活力。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孩子的成长是一场马拉松,别在小学这个热身阶段,就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耗光他们所有的力气。让我们慢下来,做一个有远见的“能量管理师”,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消耗者”。相信当我们把好奇、热爱和内心的丰盈还给孩子时,他们自然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跑得更稳、更远、也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