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孔辉:构建“四位一体”服务体系 提升困境儿童关爱质效

发布时间:2025-09-30 14:30:27  浏览量:1

构建“四位一体”服务体系 提升困境儿童关爱质效

孔 辉

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聚焦困境儿童多元需求,以精准保障为基础、专业服务为支撑、社会协同为动力、智慧赋能为抓手,创新构建“物质保障+健康护航+基层赋能+关爱融合”四位一体服务体系,通过数字赋能,让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不仅“保基本”而且“重发展”,为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筑牢成长“保障线”

针对困境儿童“需求多元、保障不均”的状况,定陶区着力构建全方位、动态化的精准保障机制,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提标扩面,织密基本生活网。建立困境儿童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25年累计发放困境儿童保障资金751.34万元,覆盖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四类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创新“线上大数据+线下网格化”双轨主动发现机制,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库,累计与公安、教育、卫健等部门比对数据2.3万条,清理异常信息126项,精准识别孤儿48名、事实无人抚养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258名、困境儿童74名,全部纳入分类保障体系。

健康护航,构建全链条服务。实施“护佑健康”专项计划,为365名困境儿童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组织48名重点儿童在区人民医院开展集中免费体检,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疾病筛查率达100%。联合区中医院、妇联组建专业医疗社工团队,开展“健康进家”义诊6场,为200余名儿童提供个性化健康咨询,发放健康包300余份,构建起“预防—筛查—治疗—康复”的健康服务闭环。

建强关爱“先锋队”

基层儿童工作队伍是服务困境儿童的重要力量。定陶区通过专业化培育、数字化管理、激励化引导,推动基层服务提质增效。

打造全能型服务队伍。实施“雏鹰成长计划”,对11个镇街的341名儿童主任开展全员轮训,培训内容涵盖政策解读、危机干预、心理疏导等实务技能,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建立“专家智库+实务督导”机制,引入跨领域专家团队每月驻点指导,如杜堂镇未保站通过专家现场督导,成功化解6起监护缺失、校园欺凌等复杂个案。

健全数字化管理体系。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与“山东数字民政”平台,实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艾滋病影响儿童、留守儿童信息按月更新,关键信息准确率达100%;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多维电子档案,动态录入健康、教育等数据2000余条,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研判需求。创新“三亮”(亮身份、亮承诺、亮评价)机制,群众可通过线上平台查询服务记录并评价,推动服务从“模糊化”向“可视化”转变。

完善激励式成长机制。推行“月度考核+星级评定”双轨制,动态评估基层儿童工作者的履职情况。同时,积极推广“五必访”(开学、节日、生病、困境、寒暑假必访)等有效工作方法,累计家访1.2万人次,困境儿童探访覆盖率达100%。

凝聚共治“向心力”

定陶区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慈善助力、专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让关爱力量“聚沙成塔”。

品牌引领打造服务矩阵。以“陶花朵朵”品牌为核心,形成“护佑成长”“法润童心”等子项目集群。“陶花朵朵·护佑成长”计划联合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心理援助、成长赋能活动29场,配送学习生活物资500余件;“法润童心”行动通过模拟法庭、法治夏令营,覆盖儿童2.3万人次;“涓涓小溪”未成年人检察团队开设“女生专场”防侵害课程,惠及800余名师生。

社会力量深度融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化公益项目3个,累计投入资金13万元,为400余名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和学业支持;联合区慈善总会、花城社工开展“情暖万家”行动,帮扶困境儿童20余人次;组建“陶城妈妈”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困境儿童72名;“小荷学堂”招募全国高校志愿者270名,开设41个服务站点,为300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兴趣拓展课程。

阵地联动构建服务网络。构建“区未保中心+镇街未保站+村(居)儿童之家”三级阵地,区级未保中心配备专业社工12名;11个镇街未保站实现“一站一品”,年均开展活动320场次;341个村(居)“儿童之家”按“六有”(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档案、有活动、有经费)标准建设,开发多项特色课程,形成“15分钟关爱服务圈”。

激活发展“新动能”

定陶区以数字化手段破解服务“效率低、响应慢”难题,推动儿童福利工作向智慧化、精细化转型。

线上服务“指尖办理”。依托“爱山东APP”拓展服务场景,实现困境儿童认定、补贴申请、进度查询等全流程线上办理,通过优化办理环节、精简申报材料,审批时限较以往压缩30%,切实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数据驱动“精准画像”。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汇总整合困境儿童学籍变动、医疗就诊等信息并生成“需求画像”。依据“需求画像”实现政策主动匹配,让帮扶更精准、服务更暖心。

长效机制“持续赋能”。探索“时间存储”模式,志愿者时长累计已超过2000小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联动机制,引导爱心企业结对帮扶困境儿童家庭,构建起“政府+社会+市场”的可持续生态。(作者系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