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用“专属康复”新探索点亮孩子们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5-09-29 15:30:34 浏览量:1
从“卧床静养”到“稳稳坐立”,从“扶床迈步”到“自主行走”,最终向着“走进校园”的梦想全力冲刺,近日,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对新调整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深度细化,以传统康复与床旁康复的创新融合为核心,联动院内特教学校构建“康教协同”,为孩子们量身打造全周期“阶梯式康复进阶计划”,用专业守护与温暖陪伴,为孩子们铺就一条通往希望的成长之路。
此前,该院选派康复训练员经甘肃省康复中心规范化培训后载誉归来,迅速将前沿康复技术与院内实际需求精准对接。这次方案再升级,康复部聚焦“传统+现代”、“床旁+定制”、“康复+特教”三重创新融合,让每一个康复环节都更具针对性:传统康复,在规范运用针灸、推拿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培训所学的个性化理念,为不同残疾类型、不同康复阶段的儿童“一人一策”制定治疗节奏,确保传统疗法精准发力;床旁康复,进一步升级“精准评估+定制干预”模式,由经验丰富的骨干康复训练员进驻儿童养育区,为行动不便的卧床儿童提供“一对一”床旁服务,通过轻柔的被动关节活动、循序渐进的肌力训练,帮助孩子一点点突破身体限制,实现从卧床到坐立的关键跨越;针对已能坐立的儿童,康复团队同步结合现代康复器械,搭配耐心的心理疏导,帮孩子克服恐惧、建立信心,稳步实现“从坐立到下床站立”的进阶;对于具备下床能力的儿童,康复创新设计“辅助器械适配+步态矫正训练”体系,通过科学训练帮孩子掌握稳定行走技巧,真正迈出“自主移动”的第一步。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行走能力较好的儿童,康复部和院内特教学校,开启“康教融合”精细化培养新模式。共同梳理入学必备的生活技能清单,将穿衣、洗漱、整理书包、自主进食等能力拆解为“分阶段训练目标”,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和一对一实操指导”的方式,让孩子在巩固行走能力的同时,同步提升生活自理水平,比如手把手教孩子系鞋带、耐心引导孩子自己整理文具,每一个细节都为“顺利入学”做好铺垫,让孩子们不仅“走得稳”,更能适应校园生活。
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始终以儿童需求为出发点,在康复师主导、护理协同、科学养育、特教联动、社会工作的全新工作模式下,定期开展康复案例复盘、技术探讨,让传统康复的“深度”、床旁康复的“温度”与特教指导的“精度”完美融合。今后,该院将持续深化康教一体化服务,同步探索开门办院新模式,链接更多社会资源、拓展服务维度,用更精细的方案、更开放的姿态、更专业的服务,陪伴孩子们一步步跨越障碍、拥抱成长,让走进校园、快乐学习的梦想,照进每一个孤残儿童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