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在学校被抓伤 “临时调解组”化纠纷
发布时间:2025-09-29 12:10:20 浏览量:1
大皖新闻讯 孩子因误会发生摩擦,家长在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芜湖路派出所内争执不休,互不相让。事不算大,但难处理,这一类事件考验着基层治理的经验和能力。在经过临时调解小组的耐心劝导后,双方愿意换位思考,并握手言和。
走进芜湖路派出所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这里不是蓝白的装饰,而是粉色调,搭配橘色沙发和翠绿绿植。坐在这里,感觉像一个温馨小家。
近日,该站来了两名学生家长,两人在派出所值班大厅内情绪已十分激动。原来,三名五年级学生在课间发生误会,一名学生胳膊被不慎抓伤。一方家长心疼孩子受伤,另一方则认为只是孩童嬉闹,不必“上纲上线”。
民警接警后并未简单处理,派出所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随即启动联动机制,由驻站律师、妇联工作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组成了“临时调解小组”。
律师从法律角度厘清责任边界,妇联工作人员从儿童成长视角耐心劝导,心理咨询师则引导孩子表达真实感受。民警穿插调解,结合案例释法说理,并让家长观看了校园欺凌警示教育片,逐步缓解各方对立情绪。
经过多方沟通,家长态度从对立转向理解,涉事学生也主动认错诚恳道歉。双方最终握手言和,承诺共同引导孩子友善相处。
调解成功,并不是句号。民警一周后进行了回访,班主任反馈学生已和好如初。这起校园纠纷,在法、理、情的交融下圆满化解。
记者了解到, 该工作站成立于芜湖路派出所深入推进“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背景下,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心理关爱和矛盾纠纷化解。
工作站整合街道综治、妇联、司法所、社区居委会、义警、律师及心理咨询师等多方力量,形成“派出所牵头、多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的运行机制,通过多部门协同、法治宣教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成为辖区居民信赖的求助驿站和调解平台。
而工作站也更像一个能提供帮助的“暖心角”,自8月底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8起,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及宣教10次。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通讯员 何崇文
编辑 崔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