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悲剧敲响警钟:成人儿童都要备对补液盐
发布时间:2025-09-29 11:41:00 浏览量:1
近日巴厘岛青年旅社的悲剧令人揪心——中国女性游客因急性肠胃炎离世,医院诊断提及病毒感染与急性肠胃炎。无独有偶,同旅社网友也疑似食物中毒险些丧命。作为儿童消化科医生,这则新闻让我格外关注:看似常见的腹泻呕吐,背后隐藏着“脱水致死”的巨大风险,尤其在旅行场景中更易被忽视。一、成人腹泻:不补液可能短时间致命很多人认为“腹泻是小毛病,扛一扛就好”,但急性胃肠炎的核心危险在于脱水。成人腹泻时,肠道黏膜受损导致水分和电解质(钠、钾、氯)大量流失,若不及时补充,几小时内就可能出现循环衰竭。临床中曾遇到成人因感染性腹泻持续呕吐的案例,他拒绝医生给他补液,企图仅靠“喝白开水”缓解,最终因严重低钠或低钾血症引发抽搐昏迷。白开水无法补充电解质,反而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这也是巴厘岛案例中“急性肠胃炎+病毒感染”组合的高危点。此时口服补液盐是救命关键。它含有的电解质配比能快速被肠道吸收,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效果远胜白开水或运动饮料。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是第三代低渗口服补液盐(如补液盐Ⅲ),是成人腹泻时的首选急救品。

二、延伸:儿童秋季腹泻进入高发期,防护更需细致随着天气转凉,儿童秋季腹泻已悄然抬头。昨天松江一名小患儿上吐下泻、发热腹痛来我门诊就诊。大便化验确诊肠道腺病毒感染,经口服补液盐等对症治疗后好转。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宝宝才是水做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体液占体重比例更高、肾脏调节能力弱,腹泻时脱水速度比成人快3-5倍,更需警惕。识别高危信号:当孩子出现尿量减少(4-6小时无尿)、哭时无泪、口唇干燥、前囟或眼眶凹陷,说明已达中度脱水,需立即补液并就医。补液原则: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每次用量:6月以下50mL,6月-2岁100mL,2-10岁150mL,10岁以上遵医嘱。治疗脱水:按体重计算,轻度脱水每公斤补50毫升,中度脱水每公斤补80-100毫升,用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喂服(每次10-20毫升,间隔5-10分钟),避免一次性大量喂食引发呕吐。避免误区:不要给孩子喂含糖量高的果汁、米汤,高糖会加重肠道渗透压,导致腹泻更频繁;蒙脱石散需与口服补液盐间隔1-2小时服用,以免影响吸收。三、国庆出行:腹泻防护“三件套”请备好国庆黄金周人员流动大,旅行中饮食卫生、气候变化、劳累等都可能诱发腹泻。建议出行前做好“装备准备”,应对突发情况:1. 旅行常备包低渗口服补液盐(Ⅲ)消毒湿巾蒙脱石2. 饮食防护要点避免生食(如生鱼片、溏心蛋)和未煮熟的海鲜饮用瓶装水,不喝散装饮料或自来水餐前便后用消毒湿巾彻底擦手3. 腹泻应急处理立即停止进食油腻、生冷食物按说明书服用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若持续呕吐无法补液、高热或便血,及时就医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腹泻的核心防护逻辑都是“预防脱水、及时补液”。国庆出行享受美景不要生病。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原标题:《别让腹泻毁了假期!巴厘岛悲剧敲响警钟:成人儿童都要备对补液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