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视力总不达标?新研究揭露:空气污染可能损害儿童视力
发布时间:2025-09-29 11:14:27 浏览量:1
家有学龄娃的家长,大概率都为孩子的视力操过心:定期查视力、控制屏幕时间、督促户外玩耍,可你知道吗?除了这些常见因素,孩子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实也在悄悄影响着他们的视力健康。
最近,发表在《PNAS Nexus》的一项针对中国儿童的重磅研究,就用近3万份数据,把“空气质量与儿童视力”的关联讲得明明白白。这篇由天津医科大学、伯明翰大学等机构联合完成的研究,或许能给我们的育儿健康清单,加上关键的一笔。
作为全球关注的儿童健康问题,近视的诱因一直被认为与基因、用眼习惯相关,但这份新研究却让“空气污染”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变量。研究团队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排除了基因、生活方式等干扰因素后,得出了三个核心结论:
1.两类污染物与视力直接挂钩
研究明确发现,空气中的二氧化氮(NO₂)和细颗粒物(PM₂.₅)浓度,与儿童未经矫正的视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即这两种污染物浓度越高,孩子的视力表现越差;反之,空气更清洁的地区,儿童视力达标率更高。这两种污染物多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等,在城市环境中尤为常见。
2.污染伤害眼睛的路径很直接
为什么看不见的空气污染物会影响视力?研究指出了清晰的作用机制:
·眼表炎症与结构损伤:NO₂会通过氧化应激引发眼表炎症,还可能减少户外光照导致的视网膜多巴胺释放;PM₂.₅则会加剧角膜上皮细胞损伤,激活炎症因子连锁反应,最终可能推动眼轴异常伸长,埋下近视隐患;
·低龄儿童最脆弱:研究特别强调,小学生群体对空气污染的敏感性远高于初中生、高中生,而高度近视儿童或年龄较大的学生,视力更多受基因影响。这意味着,学龄前至小学阶段的“环境干预”,是守护孩子视力的“黄金窗口期”。
3.研究团队给出明确防护建议
针对这一发现,研究团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教室安装专业空气设备、在校园周边设立“清洁空气区”、上下学时段实行道路限行等,从场景出发减少孩子的污染暴露。而其中“教室安装空气设备”这一点,恰恰指向了儿童日常停留最久的室内空间——毕竟,孩子每天近80%的时间在教室、家庭等密闭环境中度过,室内空气防护绝不能忽视。
儿童视力保护不只是“控制用眼时间”“多去户外”,还需要关注“呼吸的空气”。从校园周边的“清洁空气区”建设,到教室、家庭的室内防护,每一步干预都可能改变孩子的视力轨迹。
注:本文信息、图片整理自网络。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leisdl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