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行业大咖齐聚,共话中国动画发展新图景,2025北京动画周主旨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7 12:00:00  浏览量:1

9月25日上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5北京动画周主旨论坛在北京展览馆11号馆拉开帷幕。

作为聚焦动画产业前沿的核心交流平台,本次论坛吸引了动画行业领军者、学术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创新代表。现场嘉宾围绕动画产业技术革新、内容创作突破、文化价值传播等热点议题,分享实战经验、碰撞思想火花,共同解锁中国动画在新周期的发展方向,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探寻“下一帧”惊喜与可能。

北京影视动画协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解读了AI技术如何守护东方美学,他认为,动画产业已从胶片时代、计算机辅助的“半AI时代”迈入全AI赋能的智能影像时代,实拍电影与传统动画的边界正被打破。“当AI具备思考能力时,人类艺术家的想象力、创新力与审美能力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他说。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以《黑神话:悟空》等案例剖析神话IP的创新路径,他强调,未来动画创作需把握“跨媒介叙事”趋势,通过全媒介融合强化IP长尾效应,为“新质文化生产力”打造提供实践样本。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心渊梳理了动画与游戏产业的“三阶段演化史”:从早期“平行演化”的独立体系,到IP时代的“形式联动”,再到如今AI与引擎技术支撑下的“深度融合”——动画与游戏可共用资产、共享团队,底层生产逻辑完全打通。

企业代表也带来了前沿洞察。爱奇艺副总裁杨晓轩探讨用户需求、科技发展、情绪价值的融合之道,提出“用户×科技×情绪”的动画行业重构路径。

哔哩哔哩副总裁赵军辉以《融合与超越——中国动画的全球化征程与时代使命》为题,解析平台生态构建策略,提出构建“内容+生态+全球化”三位一体的产业新范式,同时呼吁加强对新生代创作者的扶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刘佳以《浪浪山小妖怪》为例,从编剧视角拆解作品成功密码。深度剖析该片背后的故事,及其“小切口”如何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展现微观叙事的情感力量。

整场活动贯穿政策解读、成果展示与思想碰撞,既凸显国家战略对动画产业的顶层设计支撑,也呈现地方实践的创新活力。从《大闹画室》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从水墨经典的传承到数字技术的革新,与会者共同勾勒出中国动画“根植本土、链接世界”的发展图景。未来,中国动画有望在技术赋能与文化深耕中,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在全球舞台上更好地传递中国故事与东方美学。

2025北京动画周以“动画+ 在一起更精彩”为主题,聚焦“精品内容、产业落地、消费赋能”三大核心,召集动画产业高端资源汇聚京城,打造一场国际化、专业化、开放化的动画盛宴。期间,将面向专业人士举办48小时AIGC原创动画挑战赛、新光创作者沙龙角、动漫产业投融资交流会、大师班、“创新赋能发展,中国动画新生力”创投推介,以及多场论坛和沙龙活动;面向公众推出核心引力嘉年华、 “新光・未来帧”大学生优秀动画作品展、MINI市集等活动。

2025北京动画周不仅是行业成果的检阅场,也将成为中国动画行业的新起点。期待中国动画人以此为契机,坚守创作初心,深挖中华文化宝藏,用更精彩的佳作传递中国声音,闪耀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