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北邮人】吴立立:科技探索,人文情怀
发布时间:2025-09-26 17:21:30 浏览量:1
北邮精神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科技探索与人文情怀
校友简介
在中国互联网创业的浪潮中,吴立立的名字始终与“开拓者”紧密相连。作为广州百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他不仅用技术革新定义了少年儿童网络娱乐的边界,更以“健康上网”的理念重塑了行业价值观。从北邮89届计算机通信专业学士到92届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再到香港联交所上市企业的掌舵人,他的人生轨迹诠释了北邮人“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精神内核,也展现了一位企业家对科技向善的执着追求。
《对话》
两代北邮人的科技基因与创新启蒙
吴立立与北邮的缘分始于家庭传承。父亲作为北邮早期学子,曾参与国家军工科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从小对北邮的科技前沿地位充满向往。1985年,他追随父亲脚步考入北邮计算机通信专业,成为家族第二代北邮人。彼时中国计算机教育尚处萌芽阶段,编程需先在纸上写代码,再制成打孔卡片输入大型计算机。这种“原始”的学习方式,却让他深刻理解了技术迭代的力量:“那些繁琐的步骤教会我严谨,也让我意识到科技发展的必然性”。
在北邮的七年求学生涯中,他既是课堂的探索者,也是校园活力的塑造者:疯狂练习网球、骑车远征长城、在英语俱乐部排演话剧……这些看似与专业无关的经历,被他视为“创新的源泉”。1988年,他以一篇《What is Creativity》的英文演讲斩获北京市竞赛奖项,并赴日本上智大学交流。这段经历让他领悟:“眼界决定思维的维度,创新需要跳出固有框架”。正如他后来常引用的爱因斯坦名言——“教育是忘记学校所学后剩下的东西”,北邮赋予他的不仅是技术知识,更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探索的热情。
《对话》
创业三部曲:
从通信基建到少年儿童互联网
的跨界革新
一:通信领域的初试锋芒
1999年,移动通信信号覆盖不足的痛点催生了吴立立的首次创业——广东阿尔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他带领团队为运营商提供室内信号优化方案,推动移动电话摆脱“室内失联”困境。这段经历让他总结出创业铁律:“市场需求是根基,抵御竞争是生存关键”。阿尔创虽因故未能上市,却为他奠定了商业洞察力,成为他创业路上的宝贵财富。
《对话》
二:少年儿童互联网的破局之战
2007年,当多数人视少年儿童上网为“洪水猛兽”时,吴立立从国际学校孩子的电脑使用习惯中捕捉到趋势:互联网终将渗透中国家庭。2009年,他创立广州百田,推出《奥比岛》《奥拉星》等产品,开创性地以“剧情分段+主动防沉迷”模式破解行业难题:每周更新2小时内容,超时收益归零,夜间服务器关闭显示“小动物睡觉”画面。这种设计既保证用户黏性,又实现健康引导,使百田获得2013年“中国最佳商业模式奖”,被共青团评为“绿色未成年人上网推荐产品”。专注于少年儿童内容生态,最终推动百田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最大少年儿童互联网服务商,现已转型为面对Z世代用户的中国互联网行业代表之一。
《对话》
三:北邮精神的当代诠释者
作为北邮创业系代表人物,吴立立始终与母校深度联结。2015年北邮 60周年校庆,他受聘为创业导师,分享“市场需求洞察”“团队凝聚力构建”等实战经验。在首届“四邮”校友投融资路演活动中,他作为评委为年轻创业者指点迷津,强调:“北邮人的优势在于技术与商业嗅觉的结合,这种基因需代代传承”。对于母校,他寄予厚望:“愿北邮继续以创新为翼,培养更多跨界领军者”。
工作之外,吴立立拒绝“事业狂”标签。他痴迷传统陈氏太极拳,感悟传统文化;热爱登山游泳,于自然中锤炼意志;更通过与年轻团队互动保持思维活力。这种张弛有度的生活观,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他对创新的理解——真正的创造力源于对世界永不停息的好奇。
《对话》
结 语
从打孔卡片到港股上市,吴立立用三十年光阴在北邮精神的坐标系里刻下了独特的奋斗轨迹。在2025年北邮迎来七十周年校庆之际,吴立立的创业史诗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厚德博学,敬业乐群”校训的光芒。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北邮精神的时代注脚:以技术创新为舟,以社会价值为舵,在变革浪潮中始终锚定价值创造。正如他所言:“创新不仅是商业成功,更是对社会需求的真诚回应。”这份兼具理性与温度的初心,或许正是北邮人最珍贵的传承。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