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别让“再闹就不喜欢你”伤了娃!用这三句话重新传递爱!

发布时间:2025-09-25 14:04:43  浏览量:1

当孩子哭闹不止时,那句脱口而出的“再闹就不喜欢你了”,本意是想让孩子安静下来,却像一根小小的刺,扎进了孩子柔软的心里。孩子听到的,往往不是“停止这个行为”,而是“你的爱是有条件的”。这种不安全感,会悄悄影响亲子间的信任纽带。

这句话之所以会伤到孩子,是因为他们正处于建立对世界基本信任感的阶段。他们的逻辑很简单:爸爸妈妈的爱是我世界的基石。一旦这份爱被拿来作为交换条件,孩子内心就会充满困惑和恐惧。他们可能会为了“被喜欢”而压抑真实情绪,变得小心翼翼,或者因为害怕失去爱而更加焦虑不安。这并非我们想要的结果。当意识到话语可能带来伤害时,及时的补救比单纯的自责更有意义。关键在于,用新的语言和行动,向孩子重新确认:无论你是什么情绪,我的爱都稳稳地在这里。

第一句:接纳情绪,给感受一个名字
我们可以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温柔地说:“妈妈看到你非常伤心/生气,对吗?没关系,这种感觉可以告诉妈妈。”这句话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没有评判孩子的行为对错,而是先接纳了他们的情绪。当情绪被看见、被命名,孩子就会感到被理解,激烈的情绪反而会开始平复。这等于在告诉孩子:你的所有感受都是被允许的。

第二句:强调爱与行为分开
等孩子稍微平静,可以抱抱他,说:“妈妈永远爱你。只是刚才那个行为,我们可以一起想想更好的办法,好吗?”这句话清晰地将“孩子本人”和“具体行为”分开了。爱是无条件的,是永恒的;但某些行为是需要学习和调整的。这能帮助孩子建立牢固的安全感,他们明白,不会因为一个错误就失去父母的爱。

第三句:转向解决方案,赋予孩子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把焦点引向未来:“下次我们再遇到这种情况,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或者提供有限的选择:“你是想先喝点水休息一下,还是让妈妈陪你玩一会儿别的?”这能让孩子从被动接受指责,转向主动参与解决问题,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被尊重。这不仅是补救,更是教给孩子如何处理情绪和冲突的重要一课。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学习和修正自己的旅程。难免会有心急口快的时候,但只要我们愿意蹲下来,用真诚的沟通去弥补,孩子感受到的终将是爱意与安全。亲子关系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联结中,变得更加坚韧和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