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我想当巴勒斯坦大使”!70国承诺保护加沙儿童,却拦不住以军

发布时间:2025-09-25 14:00:00  浏览量:1

2024年6月,以色列袭击加沙期间,10岁的拉莎险些丧命。从生死边缘挣扎回来后,这个本该享受童年的孩子,却认真写下了一份遗嘱。

“如果我成为烈士或去世,请不要为我哭泣,因为你的眼泪让我痛苦,”她在纸上写道,“我希望我的衣服能捐给那些需要的人。”遗嘱里,拉莎还细致地安排了剩余财产——分给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特意叮嘱父母:不要对11岁的哥哥大喊大叫。

遗憾的是,这份承载着孩子温暖心意的遗嘱,最终成了她的绝笔。三个月后,拉莎在另一次以色列袭击中不幸丧生。

巴勒斯坦裔美国医生泰尔・艾哈迈德(过去两年一直在加沙做志愿者),在2025年9月24日联合国大会期间,向在场外交官讲述了这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拉莎的遭遇,并非个例。在联合国大会的一场边会上,屏幕循环播放着“行动呼吁”,外交官与代表们齐聚一堂,重申对《呼吁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儿童采取行动》承诺的支持——该承诺已获得70多个国家采纳。

这份2024年出台的承诺,虽未包含针对以色列的具体行动,仅聚焦于人道主义援助与拒绝儿童虐待,但仍得到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多国认可。

可现实是,自2024年6月首次发出“停止侵犯儿童行为”的呼吁后,以色列仍持续造成数千名巴勒斯坦儿童死亡、流离失所、受伤,甚至被剥夺食物来源。

面对加沙儿童的悲惨处境,多国官员不再回避,直接点名批评以色列的行为。

比利时外交大臣普雷沃直言:“这种苦难并非不可避免,它是选择、行动和不作为的结果——而选择是可以改变的。”

他还驳斥了以色列“人道主义体系已崩溃”的虚假说法:“我们缺少的不是援助,而是准入权,是被故意拒绝的准入权。战争有规则,这些规则源于人性,无视规则不仅违法,更是背叛我们自己。”

约旦外交大臣艾曼・萨法迪则态度更坚决:“我们直言不讳:以色列正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它让230万巴勒斯坦人挨饿,把加沙变成一片荒地,让巴勒斯坦儿童的生活惨不忍睹。”他警告,若全世界不团结起来制止这种“有罪不罚”,以色列的暴行不会停止。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负责人汤姆・弗莱彻进一步揭露了细节:“在加沙,饥荒是残酷行为造成的,是出于报复、冷漠与共谋。近两年来,这里平均每小时就有一名儿童被杀害;避难所遭轰炸,学校变成恐怖场所,超过70万儿童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据卫生官员统计,自2023年10月加沙战争爆发至今,以色列已在当地杀害2万多名儿童;联合国支持的饥饿监测机构也确认,以色列的封锁加剧了加沙部分地区的饥荒,儿童始终是最脆弱的群体。

在联合国活动现场,乐施会美国分会主席艾比・马克斯曼提出了保护加沙儿童的具体诉求:暂停可能引发暴行罪的武器转让;审查并修改贸易协定,确保其符合国际法;通过财政、政治、外交手段落实问责,终止“有罪不罚”的现状。

“这些并非激进措施,”马克斯曼强调,“这是拯救巴勒斯坦儿童的最低要求,也是法律义务——相关决议、咨询意见和国际人道主义法都已明确这一点。”

可现实是,尽管全球数十个国家谴责以色列的暴行,以及其对加沙造成的“强迫饥荒”,但鲜有国家对以色列实施制裁,或从根本上改变与它的关系。

巴勒斯坦驻联合国特使里亚德・曼苏尔分享的一个故事,更让人揪心:他曾遇到一名12岁的孩子,这个孩子通过联合国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的倡议访问过联合国总部。当时曼苏尔问他“长大后想做什么”,孩子眼里闪着光回答:“我想成为一名外交官,想接替你担任巴勒斯坦国大使。”

如今,曼苏尔再也不知道那个孩子是否还活着。“这些都是我们孩子的美好愿望,”他轻轻敲着桌子说,“我们要守护活着的人——逝去的人,愿真主保佑他们的灵魂,我们无法让他们复活,但必须加倍努力拯救活着的孩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停火,现在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