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重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上升势头获遏制
发布时间:2025-09-24 23:04:40 浏览量:1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王亚同
最近,“零近视”学校引发关注,背后则是我国未成年人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严峻形势。9月24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印发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关于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情况的调研报告。经多年综合施策,重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上升势头得到一定遏制,2024年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49.9%,较2018年下降2.6个百分点。
为深入了解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情况,今年7月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组织开展专项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报告指出,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中,重庆建立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体、家社参与”的近视防控工作格局,制定出台《重庆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落实专项经费,建立“市级—区域—区县”三级近视防控网络,制定并落实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和采光照明标准,加强视力监测和干预。同时,我市还将近视防控纳入绩效考核。
校园是近视防控的主阵地。在执行“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中,各学校落实我市促进学生体质强健十条措施,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升级改造灯光、黑板、课桌椅,改善视觉环境。全面消除“大班额”,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还落实健康监测,实施每年4次视力筛查和1次健康体检,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年均监测400余所学校、15万余名学生。
9月是第11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今年主题为“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沙坪坝区中小学通过近视防控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等持续深入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涪陵区组织中小学一年级、幼儿园大班部分班主任,参加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培训。
家庭与社会的参与积极,为近视防控注入了更多力量。我市还积极推进家校共防模式,利用新媒体向家长和社会传递眼健康知识。2024年举办专题培训1179次,专家讲座1410场,发放近视防控手册290余万份。同时,联动社区提供公益性户外活动场地与设施,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和青少年开放,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户外活动的空间。
尽管整体防控初有成效,但距离2030年近视防控目标仍有差距。调研结果显示,重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压力仍较大:2024年我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段近视率分别为8.2%、31.8%、66.3%、83.1%,总体近视率为49.9%,距离实现46.5%目标尚有差距。基础设施配备不全,2024年全市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符合率分别为76.3%、61.2%,黑板反射比、黑板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也较低。同时,专业服务力量不强,全市专职校医配备率仅58%。
近视防控重在行动、成在坚持。调研组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护眼意识,通过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家庭重视近视预防;在设施配置上持续优化,加大对校园视觉环境改造投入;提升校医队伍专业水平与监测质量,规范档案管理,持续提升眼科诊疗服务能力。同时,加快制定出台《重庆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条例》,为近视防控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