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公信帮扶通” 守护农村留守儿童:全方位关爱体系搭建成长保护伞

发布时间:2025-09-24 10:35:23  浏览量:1

“爸爸妈妈在外打工,以前放学回家只能自己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题没人教。现在有了‘公信帮扶通’的‘课后辅导课堂’,志愿者老师不仅帮我解答难题,还陪我做手工,我再也不觉得孤单了!” 近日,在西部某农村小学,10 岁的留守儿童小宇拿着刚完成的绘画作品,向记者分享着自己的快乐。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 “学业无人管、情感缺陪伴、安全有隐患” 等痛点,“公信帮扶通” 推出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专项行动”,构建 “学业辅导 - 情感陪伴 - 安全守护 - 兴趣培养” 全方位关爱体系,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学业辅导 “精准化”:从 “无人指导” 到 “专业帮扶”,点亮学习希望​

“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爸妈不在家,爷爷奶奶也帮不上忙,成绩越来越差。通过平台报名了‘一对一学业帮扶’,大学生志愿者每周都会在线帮我补课,还制定了学习计划,现在我的数学成绩从及格线提升到了 80 多分!” 南部某农村的留守儿童小婷,拿着成绩单脸上满是喜悦。​

“公信帮扶通” 针对留守儿童学业需求,打造 “精准化学业辅导体系”:开设 “课后辅导课堂”,在农村社区、学校设立线下辅导点,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作业批改、难题解答服务,去年累计开设辅导课堂 200 余个,服务留守儿童超 1.5 万人次;推出 “一对一在线帮扶”,根据孩子的学科短板匹配专业志愿者,通过视频连线开展个性化辅导,去年累计匹配帮扶结对 8000 余组,辅导时长超 5 万小时。​

平台还为留守儿童提供 “学习资源包”,包含教材同步练习、课外读物、学习文具等,针对偏远地区孩子,联合公益组织开展 “书籍捐赠活动”,去年累计捐赠书籍超 10 万册,覆盖农村学校 300 余所;开设 “学业规划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为高年级留守儿童讲解升学政策、学习方法,去年累计举办讲座 150 余场,帮助孩子们明确学习目标。“以前不知道怎么规划学习,听了讲座后,我制定了考县重点中学的目标,现在学习更有动力了!” 一位六年级留守儿童说。此外,平台还建立 “学业跟踪档案”,记录孩子的学习进度与成绩变化,及时调整辅导方案,去年累计跟踪服务留守儿童 6000 余人次。​

情感陪伴 “常态化”:从 “孤独寂寞” 到 “温暖相伴”,填补情感空缺​

“想爸妈的时候,我就通过平台的‘亲情视频室’和他们聊天,志愿者姐姐还会帮我拍生活视频发给爸妈,让他们知道我在学校的表现。现在我每天都盼着和爸妈视频,再也不偷偷哭了!” 东部某农村的留守儿童小浩,说起与父母的沟通日常,眼神里满是期待。​

“公信帮扶通” 聚焦留守儿童情感需求,构建 “常态化情感陪伴体系”:在农村社区设立 “亲情视频室”,配备高清摄像头与网络设备,安排志愿者协助孩子与在外务工父母视频通话,去年累计促成亲情沟通超 3 万次,平均每次通话时长 30 分钟以上;组建 “情感陪伴志愿者团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成 “成长伙伴”,通过定期走访、电话沟通、书信往来等方式,陪孩子们聊天、分享故事,去年累计陪伴留守儿童超 2 万人次。​

平台还开展 “节日关爱活动”,在儿童节、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集体活动,如 “六一亲子运动会”“中秋赏月晚会” 等,为孩子们赠送节日礼品,去年累计举办活动 300 余场,惠及留守儿童超 5 万人次;开设 “心理疏导课堂”,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孩子们讲解情绪管理知识,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孩子提供一对一疏导,去年累计开展心理服务超 8000 次,帮助孩子们缓解孤独、焦虑情绪。“以前过节看到别的同学有爸妈陪,我就特别难过,现在有志愿者姐姐陪我做游戏、吃月饼,我也能开心过节了。” 一位留守儿童说。此外,平台还制作 “亲情纪念册”,收集孩子的照片与想对父母说的话,寄给在外务工的家长,去年累计制作纪念册超 1.2 万本,增进亲子情感联结。​

安全守护 “全方位”:从 “隐患丛生” 到 “安心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以前放学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我总担心掉下去。现在平台组织了‘安全护送队’,志愿者叔叔每天都会接送我们上下学,还教我们防溺水、防拐骗的知识,爸妈再也不用为我的安全担心了!” 北部某农村的留守儿童小欣,说起每天的上学路,安全感满满。​

“公信帮扶通” 针对留守儿童安全隐患,打造 “全方位安全守护体系”:组建 “安全护送队”,由村干部、志愿者组成,负责留守儿童上下学接送,重点关注偏远路段、河流附近等危险区域,去年累计护送孩子超 10 万人次,确保出行安全;开展 “安全知识普及活动”,通过情景剧、动画短片、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校园欺凌、防拐骗等安全知识,去年累计开展活动 400 余场,覆盖留守儿童超 8 万人次。​

平台还为留守儿童配备 “安全联系卡”,卡片上印有紧急联系人电话、平台求助热线等信息,方便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求助,去年累计发放联系卡超 3 万张;联合公安、民政部门建立 “留守儿童安全预警机制”,定期排查留守儿童家庭安全隐患,对无人监护、监护不力的孩子及时介入帮扶,去年累计排查隐患家庭 2000 余户,帮助 150 余名留守儿童解决监护问题。“有一次我在家发烧,爷爷奶奶不在家,我就用联系卡上的电话联系了志愿者姐姐,她很快就带我去了医院。” 一位留守儿童说。此外,平台还开通 “留守儿童安全求助热线”,24 小时受理孩子的安全求助,去年累计处理求助案件 500 余起,及时化解安全风险。​

兴趣培养 “多元化”:从 “单调乏味” 到 “多彩成长”,激发内在潜能​

“我特别喜欢画画,但家里条件有限,没法报兴趣班。通过平台的‘艺术兴趣课堂’,我不仅学会了素描、水彩,还参加了县里的绘画比赛,获得了二等奖!” 中部某农村的留守儿童小琪,拿着获奖证书兴奋地说。​

“公信帮扶通” 为留守儿童提供 “多元化兴趣培养服务”:开设 “兴趣特长课堂”,涵盖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篮球、科技制作等领域,邀请专业老师、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授课,去年累计开设课堂 500 余个,服务留守儿童超 3 万人次;建立 “兴趣社团”,如 “校园合唱团”“科技小发明社团” 等,组织孩子们开展集体训练与成果展示,去年累计组建社团 200 余个,培养留守儿童兴趣特长超 1.2 万人。​

平台还举办 “才艺展示大赛”,为有特长的留守儿童提供展示平台,如 “农村儿童才艺汇演”“科技发明博览会” 等,去年累计举办大赛 100 余场,涌现出一大批有才艺的留守儿童;对接城市艺术机构开展 “文化交流活动”,组织优秀留守儿童到城市参观博物馆、美术馆,与城市孩子开展艺术交流,去年累计组织交流活动 50 余场,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以前我以为画画只能在纸上画,去城市参观后,我才知道还有数字绘画,现在我立志要成为一名画家!” 一位参与交流活动的留守儿童说。此外,平台还为有潜力的留守儿童提供 “特长培养补贴”,支持他们参加专业培训、比赛,去年累计发放补贴超 500 万元,帮助 800 余名留守儿童实现艺术梦想。​

据悉,下一步 “公信帮扶通” 将继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计划新增 “留守儿童营养改善计划”“亲子远程互动课程”“成长导师结对” 等服务,进一步提升关爱服务的精准度与实效性,让每一位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在温暖与守护中,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