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欢笑上映!《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4 13:13:28 浏览量:1
猪猪侠20周年电影《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9月23日开启预售,10月1日国庆档上映。近日,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主办的猪猪侠20周年电影创作创新暨《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观摩研讨会在中国电影家协会一层会议室·中国电影人之家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咏声动漫国民IP“猪猪侠”的第10部大电影《一只老猪的逆袭》展开,重点探讨其艺术创新与IP的未来发展。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宋智勤、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会长李倩参加座谈会并致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期刊编辑部主任曹祎娜主持座谈会。同时,还有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代表围绕影片“全年龄段”创作突破、IP发展、产业升级及中国动画出海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中国动画电影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视角与实践思路。广东省电影局、广州市委宣传部相关同志出席本次研讨会。
今年正值咏声动漫旗下国民IP“猪猪侠”诞生20周年,咏声动漫推出诚意之作——《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作为咏声动漫每年稳定推出的系列电影之一,该片是IP发展从“低幼向”迈向“全龄向”的系统性转型尝试,从故事内核到视觉艺术实现了全方位革新。影片一改以往聚焦少年猪猪侠热血冒险的叙事模式,将镜头对准初代猪猪侠“猪猪爆”,以一位过气演员重返舞台为主线,融入职场危机、反内卷、代际理解等现实议题,诙谐中透露深刻。
在本次猪猪侠20周年电影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与专家高度肯定了“猪猪侠”这一经典IP二十年来的创新探索。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宋智勤主任肯定了猪猪侠IP20年发展是咏声动漫坚守初心、持续创新的体现,他表示,此次研讨的影片《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在延续IP风格基础上融入现实思考与艺术创新,以“老猪”形象探讨成长、责任等主题,体现动画语言与人文关怀结合,符合新时代精品创作要求。中国世界电影学会李倩会长表示,此次《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延续IP欢乐基调并尝试全年龄段叙事转型,体现中国动画在内容创新与受众拓展上的积极探索。咏声动漫副总裁、影片总导演陆锦明介绍,《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是猪猪侠系列20周年重磅之作,目标是打破猪猪侠“低幼”刻板印象,将其从单纯的儿童冒险动画转变为全年龄段可享、兼具欢笑与感动的作品。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小卉教授表示《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在形象、叙事与审美层面实现全龄化转型。他提出“守旧守不住IP”的观点,并指猪猪侠从儿童动画走向合家欢乃至全年龄段作品,体现出中国经典IP在延续中迭代、在传承中创新的必然路径。曹小卉教授还关注到咏声动漫并未局限于单一IP的再开发,而是积极拓展原创内容边界。近年来,咏声动漫持续加码全龄段IP布局,在保持“合家欢”动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推出突破年龄圈层的作品。例如取材自“牛郎织女”传说的《落凡尘》,将东方叙事中含蓄的亲情以动画形式呈现,去年上映后广受好评,体现了咏声动漫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现代审美气质新IP的能力。曹小卉教授肯定了咏声动漫多IP战略,并表示:“这不仅是对企业创作能力的挑战,更是对中国动画产业内容生态的重要补充。”
中国动画学会常务副会长蔡志军在会上肯定了猪猪侠在新电影中的“语态创新”与“审美表达”上的突破。他表示:“二十年来,猪猪侠始终坚守动画本身的语态,坚持运用夸张、变形等充满想象力的艺术表达,而非盲目追求拟真——这一点尤为可贵。”据了解,本次新电影动画团队在角色细节上精雕细琢,不仅精准塑造了猪猪爆脸上丰富的夸张表情,更通过肚腩与屁股的Q弹动感,鲜活呈现其喜剧特质。特效方面,影片既真实还原了瓢泼大雨和坠海水景,也在经典招式“降龙十巴掌”中创新升级,打造出更具视觉冲击的火焰神龙效果。配音阵容上,除由原配音陆双老师再度献声之外,更特邀二次元配音界代表山新老师加盟饰演新角色猪星星,两位声优同台演绎新老对决,为影片注入更多层次的声音戏剧张力。为此,蔡志军特别提到主创团队在“声音塑造”上的用心——电影通过具有辨识度的配音和声效设计,强化角色魅力,使猪猪侠成为“不看画面也能识别”的声音符号,体现出团队在综合视听语言方面的成熟把控。
据记者了解到,影片在情节设计上创新性地通过新老两代猪猪侠形象同框呈现,不仅唤起了伴随IP成长的老粉丝集体记忆,也凭借新鲜角色魅力吸引年轻受众,期望实现跨代际的“合家欢”式情感共鸣。与会专家从多个维度对此予以积极评价。中宣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副主任唐科指出,该片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将虚实情节有机结合,显著增强了故事张力与观众沉浸感。中国电影家协会活动管理处副处长刘京萌则认为,影片中“将猪蹄缺陷转化为致胜优势”“双英雄共同成长”等反套路叙事,不仅呼应了当下去中心化的时代思潮,也构建出更具包容性的英雄叙事模型。《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牛梦笛则从互联网思维角度指出,IP运营需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借助大数据捕捉社会情绪热点、实现精准传播。她特别提到,猪猪侠通过融入“职场内卷”“车房贷压力”等现实议题,成功拓宽了受众年龄层,并在情感层面实现了与Z世代的深度共鸣。
会上,与会专家还围绕IP海外传播和发展的话题展开讨论。咏声动漫电影事业部总经理、影片总制片人黄龙在研讨会上介绍到,早在 2015 年,猪猪侠系列就开始尝试海外发行,如今已在韩国、马来西亚、越南、俄罗斯等超40个国家和地区播映,覆盖数千家影院,还登上当地主流媒体平台,尤其通过《超星五灵侠》等作品成功进入北美主流平台,展现出从区域性传播到全球化覆盖的有效路径。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负责人谷国庆谈到,猪猪侠系列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亮眼成绩,是因为其有四个特质:中国新主流动画、融入赛博朋克实现传统向现代转变、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从低幼向全龄拓展适配Z世代与A世代。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剑平充分肯定咏声动漫坚持原创童话题材的难能可贵。他指出,与以神话题材为主的其他地区创作不同,广东动画更显“童心”,而童话创作本身在中国文学与动画体系中本就具有较高难度,因此猪猪侠IP历时二十年的持续开发尤显不易。中国电影报总编辑张晋峰肯定了猪猪侠IP坚持正向价值观、持续创新保观众亲切感、借技术迭代固大银幕的优势。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指出:“猪猪侠已推出十部系列电影,具备显著的连续性和世界影响力,但其全球传播仍需‘分众化、区域化、精准化’策略。”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承健认为猪猪侠这类具备长期IP积淀的作品,在海外传播方面,可从“资源池化”入手,整合算力、数据、角色设定等核心生产要素,构建可复用、可调度的智能创作系统,推动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创意主导”的运作模式转型。
中宣部电影局艺术处二级调研员宋雁说道:“中国动画电影在中国电影产业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咏声动漫多年来的努力有目共睹。猪猪侠陪伴观众走过二十年,已成为备受喜爱的国产动画形象。我们期待通过此次《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实现IP的‘破圈’成长,主动走出舒适区,更加关注并贴近当下年轻群体的审美与情感需求,以幽默、积极、乐观的创作态度,为观众带来欢笑与温暖。电影局始终秉持尊重创作、服务产业的理念,呵护创作热情,遵循艺术规律,积极支持优秀动画作品的诞生。未来国家电影局将继续做好服务与支持工作,推动更多中国动画精品问世。”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绮琳
图片来自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