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海关社区:守护儿童成长的温暖港湾 从多彩生活到困境帮扶的点滴践行
发布时间:2025-09-23 21:55:45 浏览量:1
【区融媒体中心讯】海关社区不仅以多元化方式为儿童构筑成长乐园,更以精准化帮扶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晴空。从晨光里的绘本共读、节日中的欢声笑语,到日常间的暖心陪伴,社区用细微处的点滴行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汲取成长力量,在前行中看见希望光亮。
多彩活动,为儿童编织“成长万花筒”。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兴趣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与好奇心,社区围绕“文化启蒙、实践探索、文体素养”三大方向,打造了一系列常态化、多样化的活动,让儿童的课余生活不再单调,让成长充满无限可能。社区图书角还开设了“绘本共读会”,志愿者会挑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绘本,用生动的讲述带领低龄儿童走进故事世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在社区组织的“小小安全员”体验活动中,10岁的乐乐跟着物业工作人员一起检查小区的消防设施,在检查过程中还学会了如何使用灭火器。这样的“职业体验”活动,是社区帮助儿童了解社会分工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还组织孩子们参与“社区小管家”行动,让他们协助清理小区垃圾、维护公共设施,在劳动中体会“责任”的含义。
精准帮扶,为困境儿童撑起“温暖晴空”。在社区的儿童群体中,有一些孩子因家庭贫困、父母离异、亲人重病等原因,面临着生活、学业与心理上的多重困境。为了让这些困境儿童不被“遗忘”,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成长,社区通过“摸底排查、多元帮扶、长效守护”的方式,为他们提供精准的帮助,用温暖驱散他们成长中的阴霾。
摸底排查,摸清“需求清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小王家里只有奶奶照顾他,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已经不在了,孩子平时很内向,学习成绩也不太好。”社区网格员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辖区内每一位困境儿童的情况,包括家庭状况、生活需求、学业情况、心理状态等。为了精准帮扶困境儿童,社区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与学校对接、发动居民反馈等方式,对辖区内的困境儿童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一人一档”的帮扶档案,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网格员将这些需求分类整理,形成“需求清单”,为后续的帮扶工作提供依据,确保帮扶措施“精准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
多元帮扶,从“物质支持”到“精神关爱”,全方位解决难题。对于家庭贫困的困境儿童,社区首先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春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为困境儿童送去生活物资,包括衣服、鞋子、书包、文具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对于因家庭突发变故,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儿童,社区会及时链接街道、民政部门的资源,为他们申请临时救助金,帮助家庭渡过难关,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心理关爱,驱散“心理阴霾”,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我想爸爸了,但是他很少回家。”在社区的“心理关爱室”里,留守儿童小敏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着自己的心事。对于困境儿童来说,心理问题往往比物质困难更难解决,有的孩子因为缺乏父母陪伴,变得自卑、敏感;有的孩子因为家庭变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为了守护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社区会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困境儿童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组织“陪伴志愿者”与困境儿童结对,定期与他们谈心、做游戏、一起参加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长效守护,构建“社区+家庭+学校”联动机制。困境儿童的帮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守护。为了确保帮扶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社区构建“社区+家庭+学校”的联动帮扶机制—社区定期与困境儿童的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情况,指导监护人科学教育孩子;同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情况和在校表现,形成“家校社”三方合力,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除此之外,社区还会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对接爱心公益组织,为困境儿童争取长期的资助;联系企业,为困境儿童的家庭提供就业帮扶,从根本上改善家庭经济状况;邀请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帮扶活动,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多的陪伴与关爱。通过构建长效的帮扶机制,确保每一位困境儿童都能得到持续的关注与帮助,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从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到精准贴心的帮扶服务,社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第二家园”的重要角色。这里不仅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有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更有邻里间的温情互助。每一次帮扶行动,都是为困境儿童的未来多增添一份希望。
儿童的成长,既需要家庭的悉心呵护、学校的系统教育,更离不开社区的温暖陪伴。社区正以更丰富的活动形式、更精准的帮扶举措、更长效的保障机制,为每一个孩子打造安全、快乐、温暖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都能在社区的守护下,向阳而生,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