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主编有态度 | 3×8错8×3对:儿童教育不是成年人的智力秀场

发布时间:2025-09-23 11:51:54  浏览量:2

近日,一道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引发关注。有3个盘子,每盘8个水果,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列式是3×8还是8×3?孩子写了3×8,却被老师判错。有老师在家长群解释,写乘法算式,先找每份数写在前面,再找有几份写在后面。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不解:为什么我小时候这么写,没有被纠错?照这么看,难道九九乘法表也不能用了吗?结果是一样的,顺序有这么重要吗?言外之意,无非是质疑负责批改的老师不知变通、矫枉过正。

这确实是冤枉老师了。据央视报道,记者咨询数位在杭州公办小学教书的数学老师,他们均表示,今年新学期新教材上对乘法列式的要求就是如此。还有老师表示,原来在乘法列式时对顺序要求并不严格,今年教材要求更为明确。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教材希望通过该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量×份数”的认知结构,了解倍数关系。为此,老师也会在上课时更深入、详细地解释乘法的含义。

有网友的评论很精辟,买3只5两的螃蟹,商家却发来5只3两的,任谁都会反手来个投诉差评。对成年人来说,这是一个常识,但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乘法还没有概念,要理解其中道理还存在难度。既然如此,为何不让学校、老师用专业能力及授课技巧,为学生构建认知结构,更好了解什么是乘法?

网络上曾有一股声音,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了解其中的含义。而现在教材做出调整后,又有人跳出来,说纠结量和份数哪个在前没有意义,还是以前更好。

不去了解教学逻辑,死抓着“结果相同”论事,默认孩子的思想和成年人一样健全,以业余的诘问干涉专业的教学,试问,到底是谁在不知变通、矫枉过正?

一道简单的乘法题,对成年人来说,结果可以脱口而出,但这并没有什么用。小学二年级教材上的题目,不是为成年人设计的。成年人看到的是答案,教育要传授的是过程。抱着理所当然的态度看问题,更难以建立良性的教育和对话关系。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