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无趣、压力巨大、被隔离时,孩子们为何不再喜欢上学?
发布时间:2025-09-22 16:47:18 浏览量:1
曾几何时,校园是孩子们最开心的地方。如今,英国有近五分之一的孩子说,他们在学校“从来不快乐”。是的,不是偶尔不高兴,而是几乎每天都不快乐——这大概是对教育最沉重的控诉。
来自英国家长权益组织Parentkind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国约有200名在校学生感到“在学校不快乐”。而这个比例在孩子升入中学后更是翻了一倍:从小学阶段的12%激增到中学阶段的25%。背后的原因,并不是两个课堂太枯燥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调查找出了几个关键的“痛点”:
课程太无聊(42%):内容老套、缺乏趣味,孩子学得枯燥,也看不到意义。解决问题(34%):结交朋友困难,明显孩子感到孤独。被普遍或孤立(30%):校园里,社交边缘化是极大的心理负担。学习困难(28%):学不会、跟不上,孩子很容易怀疑自我。认为学的东西没用(26%):尤其是升入中学后,孩子更关心:“这些东西以后能做什么?”此外,还有大量学生因为不敢在课堂发言(26%)、特殊需求得不到满足(24%)、甚至遭遇校园欺凌(15%),而对学校充满抗拒。
醒目的家长可能会想:“孩子不愿意学习,是不是太娇气了?”但问题没那么简单。数据显示,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或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情况更糟糕:
家庭年收入低于2万英镑的孩子中,有29%表示在学校很不开心;而在年收入超过10万英镑的家庭中,这个比例的比例为10%;对于有特殊教育需求(SEN)的学生,56%表示他们的需求“根本没有被满足”。穷孩子、特殊孩子,在学校更容易被忽视、更容易不快乐。
家长的领袖杰森·埃尔索姆(Jason Elsom)毫不掩饰他的担忧:“我们的快乐不能接受一个让孩子感到不舒服、缺乏参与感、甚至失去希望的教育体系。”
他强调:校园幸福感不是奢侈品,而是教育的根本。当孩子喜欢上学时,他们在学习、社交和情绪发展上都会有更多动力;反之,长期不存在的校园经历,极易导致快乐、自卑、逃避,甚至一生都难以找回自信。
今年早些时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公布的报告显示:英国青少年的整体幸福感,在转型中排名垫底。BBC的一项调查也显示,69%的青少年时常感到焦虑,而“考试和成绩”是他们最大的压力来源。
教育不应该成为一场“高压竞赛”。然而,在英国、GCSE等应试考试带来的评价压力,更是超出了很多孩子的承受能力。教育专家直言:我们正在用这套错误的系统,培养迷失而焦虑的孩子。
匹兹堡尼科斯·萨瓦斯西萨福克学院博士一语中的:“我们目前的教学方式,正在破坏孩子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
是时候停下来询问自己了:
我们希望孩子在种植里收获什么?是一纸成绩单,还是一份热爱、信心和成长的能力?,学校是孩子梦想的起点,还是迷宫对应的牢笼?教育的核心,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让他们愿意持续探索、敢于表达、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未来。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在学校里感到被接纳、有价值、能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