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守护 看见改变①|舌尖上的家校协作:吉林市第一中学“家长监厨+亲子共餐”赋能学生餐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9-22 16:35:02 浏览量:1
舌尖守护
看见改变
吉小育说:
为切实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持续提升“校园餐”保障质量,吉林市教育局以“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为重要抓手,新学期启动学校食堂开放日系列活动,搭建起家校社协同监督、共促提升的重要桥梁。活动聚焦“校园餐”“提质升级”核心目标,通过多元化、透明化的展示形式,让校园餐从“后厨”走向“台前”:一方面,全面开放“名厨亮灶”食品加工全流程,直观呈现食材清洗、切配、烹饪等环节的标准化操作,同步公示食材采购全程溯源信息,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可追溯;另一方面,定期邀请家长走进食堂参与 “试餐体验”,通过现场品鉴、交流反馈,让家长亲身感受“校园餐”的品质提升,并依托满意度调查收集意见建议,将家长需求转化为“校园餐”优化的方向。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正在以看得见的方式重塑校园餐桌,从即日起,本系列报道将走进七所学校,见证一餐一饭背后的守护力量。
吉林市第一中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置于突出位置。近日,该校创新开展“家校共行膳食监督”活动,通过“家长监厨+亲子共餐”的深度实践,显著提升学生餐质量与管理水平,校园食堂悄然经历了一场温暖的蜕变。
一、家校合力:从“旁观”到“共治”,透明监督闭环筑牢食安防线
高位推动,监管先导:吉林市教育局以最高标准压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雨静亲自带队深入学校,对食材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菜品质量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督查,确保源头管控精准到位。
制度赋能,家长入校:学校建立常态化“家长监督员”制度,家长代表以“监督员”身份深度参与后厨管理,标志着家校协作迈向制度化、常态化、深度化新阶段。通过“家长监督+亲子共餐”活动,家长角色由“局外人”转为“参与者”直至“共建者”。
全链透明,眼见为实:在餐饮中心主任姜涛引领下,家长代表沉浸式探访后厨,实践“透明厨房”理念。从食材验收的源头把控到加工环节的规范操作;从切配区的色标管理,到烹饪过程的精准调控;从分餐操作的标准化,到留样制度的严格执行,全链条操作公开透明,接受家长“零距离”检验。家长用镜头记录规范操作,既监督也见证。
二、治理成效:管理升级与体验优化双丰收
制度刚性守牢底线:副校长佟洪涛表示,学校坚持“安全与营养并重”,扎实推进“阳光食堂”建设。依托严密的食材溯源体系、标准化操作流程及智能监管平台,食品安全防火墙有效筑牢。家长实地监督后,对食堂管理的严谨性与规范性给予高度评价。
家长智慧驱动升级:深度探访不仅增进信任,更激发了家长的参与热情。监督过程中,家长基于亲身体验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成为餐饮服务持续优化的重要驱动力。这些“金点子”经系统梳理、快速响应、闭环落实,迅速转化为改进举措。
亲子共餐深化价值:“亲子共餐”环节不仅是餐品质量的现场检验,更赋予陪伴成长的家庭仪式感。家长对食堂在口味均衡、营养科学、品类创新方面的努力表示赞赏。此举有效拉近家校距离,为膳食管理注入人文温度。
家校共治的种子已在吉林市第一中学生根发芽。学校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进一步完善家校协同膳食监督长效机制。未来工作将聚焦深度转化家长建议、持续优化营养结构、加强特色菜品研发、精细化提升服务品质。家校双方将携手深化“舌尖上的家校共治”模式,共同护航学生健康成长,为校园膳食精细化管理 树立新标杆。
从“透明厨房”到“信任餐桌”,吉林市第一中学正将一餐一饭淬炼为育人载体。当家长与学校携手调和这份“舌尖上的教育”,校园食堂升腾的,终究是滋养生命成长的烟火温度。
编后
此次开放日活动并非单次举措,而是吉林市教育局构建 “家校社共同监督”长效机制的关键一步,旨在以公开促规范、以监督促提升,推动“校园餐”在安全、营养、口味上实现持续突破,切实守护学生 “舌尖上的幸福”,让每一份“校园餐”都成为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 “安心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