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一起上场” 熊猫少年亲子家庭以体树人研讨会在蓉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0 16:41:06  浏览量:1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9月19日,“一起上场”熊猫少年亲子家庭以体树人研讨会在成都市海滨小学举行。本次研讨会以“汇聚‘家长领头雁’力量,引领以体树人新风尚”为主题,搭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组织协同交流平台,旨在破解青少年体质健康难题,探索“以体树人”新路径,吸引了政府部门代表、教育专家、公益组织负责人、家长代表等360余位人士参与。​
据悉,研讨会由成华区委组织部、成华区委统战部、成华区民政局、成华区教育局指导,蔡崇信公益基金会支持,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成都市海滨小学联合主办,熊猫妈妈志愿服务队、熊猫少年志愿服务队、熊猫青年志愿服务队(全国高校大熊猫保护与发展联盟)协办,是地方党委政府推动社会组织服务民生、助力青少年成长的生动实践。

政社协同发力 公益品牌赋能教育创新
开幕式上,成都市海滨小学副校长田敏首先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在“家校协同、以体育人”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强调家校社协同对青少年体质提升的重要意义。
随后,成都市成华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科长滕强代表业务主管部门发言。他他充分肯定了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熊猫村”公益品牌为载体,构建的党建引领“生态保护+社区发展+公众参与”三位一体模式,从公益团队逐步发展为 2023 年中共成华区委优秀基层党支部、5A级社会组织,成为基层公益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案例。
滕强特别提到,2024年11月全国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期间,民政部领导带队调研“熊猫村”狮子社区,对约未来参与式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做法给予肯定;2025 年,在成华区民政局支持指导下,约未来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美姑县熊猫村困境儿童社会融入与核心素养提升计划”,这既是社会组织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成华区“精准赋能、专业发展”培育理念的成果。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以体树人’需要党委政府、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协同发力。” 滕强表示,成华区民政局将持续为优秀社会组织提供支持,推动更多公益项目落地,让社会组织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服务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桥梁。

“家长领头雁”计划成果丰硕 跨学科实践开辟新路径
研讨会现场,约未来代表冯静雯发布“一起上场‘家长领头雁培育计划’”成果,通过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案例,展现了计划启动以来凝聚家长力量、带动亲子运动的显著成效;成都市海滨小学副校长冯静兴则分享了学校参与该计划的具体案例,介绍了“家校联动”推动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经验做法。2013年起,海滨小学以体育为突破口解决“小豆芽”、“小胖墩”和“小眼镜”问题,将体育学科确立为第一学科,全员覆盖篮球、足球和花样跳绳,个性化发展项目如定向越野、武术等。每天体育综合锻炼时长175-185分钟,远超国家规定的2小时。
在亲子体育教育创新探索环节,约未来党支部书记、理事长赵松生发布熊猫村“亲子运动+跨学科综合实践计划”,提出将亲子运动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融合,打破教育边界,让孩子在运动中增长智慧。“我们希望通过‘运动 +’的模式,让亲子活动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实现‘在运动中成长、在实践中提升’的目标。” 赵松生说。​
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创意创新联盟秘书长杨蛟则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亲子运动的多元价值》为题作主旨分享,指出大熊猫国家公园不仅是生态保护阵地,更是亲子教育的天然课堂,可依托公园资源开展“生态+运动”活动,实现生态教育、体育锻炼、亲子互动的多重价值。他认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70%野生大熊猫种群及超1万种动植物,是自然教育的天然课堂,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亲子运动可培养孩子情商、感知美的能力,通过探索自然提升敏锐度和创造力。

圆桌论道破难题 多方共谋“以体树人”新生态
为深入探讨“家长领头雁如何带动更多亲子家庭一起上场”“如何开展亲子运动+跨学科综合实践”两大核心议题,研讨会设置两场圆桌会议,邀请多方嘉宾建言献策。​
在首场圆桌会议中,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黎明结合刚颁布的《国家公园法》,建议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资源设计特色亲子运动与公益活动,采用看、伴、赞、善、传、安、闲“七字诀”引导孩子体验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市体育教研员罗亚和从专业角度提出,可通过优化活动设计、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提升亲子运动吸引力;蔡崇信公益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倪庆分享了基金会支持项目的经验,强调 “激发家庭内生动力”是带动参与的关键;成都市海滨小学副校长冯静兴则表示,学校将通过提供场地、师资支持,为“家长领头雁”开展活动搭建平台。​
第二场圆桌会议聚焦“亲子运动+跨学科综合实践”,杨蛟秘书长建议结合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资源设计“运动+生态”实践活动;赵松生理事长提出要平衡“运动趣味性” 与“学科教育性”,让活动“好玩又有用”;熊猫妈妈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晶、优秀家长领头雁董建英作为家长代表,分享了带领孩子参与活动的感受,并表示未来将在熊猫村等场地持续开展相关活动,帮助更多家长掌握跨学科实践方法。​
研讨间隙,研讨会举行“一起上场‘家长领头雁’聘书颁发仪式”,17名优秀家长代表获颁聘书。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黎明、成华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科长滕强等嘉宾为代表颁发聘书,鼓励他们继续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更多家庭参与亲子运动。

签署“一起上场约定” 共筑健康成长共同体
为进一步倾听家长心声,研讨会设置互动问答环节,现场家长围绕 “如何平衡学业与运动时间”“跨学科活动如何在家开展” 等问题提问,嘉宾逐一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研讨会尾声,主办方向与会家长发放“一起上场的约定”,倡议家长与孩子共同讨论每周亲子运动次数并签署约定,将“以体树人”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一起上场’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教育态度。” 四川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罗小刚表示,期待更多家庭加入,让青少年在体育滋养下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最后,全体嘉宾与家长代表合影留念,定格这一凝聚共识、共促成长的时刻。据悉,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为“以体树人”实践提供了交流平台,更推动形成了“党委政府指导、社会组织牵头、学校家庭参与、公益力量支持”的协同机制,为未来持续开展亲子体育教育、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探索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