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儿童健康 | 天津市儿童医院:医术精湛护童心 服务暖心伴童趣 体验优化显真情
发布时间:2025-09-20 12:34:24 浏览量:2
天津市儿童医院深入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以提高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水平为核心,聚焦群众在儿童看病就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保障儿童健康权益、持续改善儿童就医体验。从医疗质量、服务升级、机制创新、空间优化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工作,收获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飞速发展 尽显友好理念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大学儿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有河西马场、北辰龙岩、滨海展望三个院区,床位1721张,人员、技术、设备共享,一体化运行,服务辐射整个华北地区。
近七年,医疗服务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门急诊量从165万增长至近308万;住院患者由3万余增至11万余;手术量由2万余提升至7万余,其中四级手术实现从6台到1100余台的突破性增长。随着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2023年单日最高峰值更是突破1.3万人次。但在诊疗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患者平均候诊时长却由2017年前的9-14小时显著缩短至2024年的26.94分钟,达到全国儿科领先水平。数字背后,不仅是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更是无数家庭的信任。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时刻提醒着天童医人——医疗不只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艺术;医院不仅是治病的地方,更是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的温暖驿站。
精实笃行 守护友好格局
1.专科与协同并重 构建儿童友好新生态
作为委省共建国家儿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专科—儿科—项目建设单位(通过省级验收),天津市临床重点学科儿科学建设项目(多次考核优秀,近期获批第三轮建设项目),医院不仅全力“治已病”——建立完整的亚专科体系(48个专业),更注重“防未病”——早在2019年即建成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不仅致力于“保基础”——打造“天津市儿童医院东丽医院儿童呼吸疾病诊疗基地”等,更努力做到“多元化”——开设国际诊疗中心、设置亲子病房、单人间、特需病房等。不仅精进专科技术——打造儿童颅脑神经中心、罕见病诊疗中心、心血管中心等“高峰”,更强调中西医协同、多学科发展——中西医结合儿科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旗舰科室建设项目,设置小儿肿瘤MDT工作室等……
中医适宜技术“元真馆”
医院以护佑儿童健康为初心使命,发挥特色优势,创新服务模式,依托专业诊疗与MDT多学科协作机制,竭力让本市及周边的孩子看病“不折腾”,构建儿童友好的新型诊疗格局。
2.机制与流程共进 贡献儿童友好新经验
医院站在儿童及家长视角不断打磨优化流程,创新工作机制。儿科季节性诊疗高峰期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实施多项举措,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党委书记、院长更是靠前指挥、每日督导,带领全院医务人员数次高效迎战儿科诊疗高峰,成功破解了儿科“三长一短”的就医难题。医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认可。同时,相关做法还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等权威媒体的报道。
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3.人文与环境共融 开启儿童友好新体验
医院打破传统医疗空间的单调刻板,营造童趣盎然、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环境:龙岩院区以海洋主题壁画打造“海洋世界”,马场院区用独角兽形象与绿意走廊舒缓患儿不安,展望院区以童话王国设计带来沉浸式体验,还设有“中医百灵馆”“康复白鲸馆”等特色场馆。同时,始终秉持“一米高度看医院”理念,配置儿童友好设施:适宜的走廊宽度、宽敞候诊区、低位洗手池、落地式小便池、婴儿整理台及家属陪伴椅,细节处尽显关怀和友好;户外游乐区则为孩子们增添了轻松时刻。
沉浸在“海洋世界的”核磁共振
从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到第三方合作伙伴,“儿童友好”深植工作基因:党委书记设计卡通手办赠予住院期间过生日的患儿,设计“健康管理护照”深情寄语、走进校园社区进行健康科普、每年“六一”为患儿举办活动、特殊“医疗日”开展义诊等等。医院还拓展儿童友好的服务内涵,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现有163家医联体单位,其中外省市25家,覆盖河北、河南、内蒙古等多地,通过畅通双向转诊,提升基层服务同质化水平。
下一步计划
医院将升级智慧医疗,探索人工智能在诊疗中的应用;持续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技术与心理安抚技能。落实分级诊疗,强化儿科技术帮扶。深化医校协同,鼓励健康科普,聚焦儿童主要健康问题,推动早发现、早干预。同时,按“十五五”规划,纵深推进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力打造“医疗有品质、服务有温度、业内有分量、社会有口碑、看病不找人”的儿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