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孩子越不自觉,家长越别瞎催!做好这4件事,比补再多课都管用

发布时间:2025-09-17 15:13:00  浏览量:1

身边不少家长愁:“我家娃太不自觉了,写作业磨磨蹭蹭,放了学就抱着手机玩,催八百遍都不动!”其实这时候越催越没用,反而容易让孩子更抵触。想让孩子主动学、自己管自己,关键是做好这4件事,把“内驱力”养出来,比报多少补习班都强。

第一件事,别盯着“缺点”骂,多抓“小进步”夸。孩子不自觉的时候,家长很容易盯着他的毛病说:“你怎么又玩手机?”“作业怎么还没写完?”可越这么说,孩子越觉得“我就是个不自觉的人”,反而破罐子破摔。不如换个方式,哪怕他今天比昨天多写了10分钟作业,或者主动关了一次手机,就赶紧夸:“你今天没让人催就写了半张卷子,进步也太大了!”这种具体的夸奖,会让孩子觉得“我能做到自觉”,慢慢就愿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第二件事,别替他“包办”,给他留“试错权”。很多家长怕孩子出错,比如孩子忘带作业,立刻帮他送过去;孩子计划没完成,马上帮他调整。可这样一来,孩子永远学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然不会主动。不如狠点心放手,比如他忘带作业,就让他自己跟老师解释、承担后果;他制定的学习计划没执行,就让他自己看看问题出在哪。吃过一两次亏,孩子就会明白“不自觉要自己扛麻烦”,反而会主动规划、认真做事——毕竟没人愿意总犯错挨说。

第三件事,别把“学习”搞成任务,帮他找“兴趣点”。很多孩子不自觉,是因为觉得学习是“给爸妈学的”,是件枯燥的事儿。这时候别硬逼他“必须学”,不如帮他在学习里找乐子。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就跟他说“咱们看完这集,一起看看动画片里的角色用了什么数学知识?”;孩子喜欢玩游戏,就告诉他“把作业写完,咱们可以聊聊游戏里的策略,说不定能用到写作文里”。把学习和他喜欢的事绑在一起,孩子会觉得“学习好像也没那么无聊”,慢慢就会主动去探索,而不是等着别人催。

第四件事,家长别“双标”,自己先做好“榜样”。你一边催孩子别玩手机、赶紧学习,一边自己窝在沙发上刷短视频、追剧,孩子怎么可能服?想让孩子自觉,家长得先做到“言行一致”。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别玩手机,而是坐在旁边看看书、处理工作;跟孩子约定好“每天只能玩1小时手机”,自己也别打破规矩。孩子会跟着家长的样子学,看到你能管好自己,他也会慢慢学着克制、主动安排时间——毕竟“身教”永远比“言传”管用。

其实孩子不是天生不自觉,很多时候是家长的催、替、逼,让他失去了主动的动力。与其每天跟孩子“斗智斗勇”,不如试试这4件事,少点指责、多点鼓励,少点包办、多点放手。

慢慢你会发现,孩子不用你催,也会自己写作业、自己规划时间,甚至会主动找你问问题——这时候你就知道,养出内驱力的孩子,有多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