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这10句话,要频繁跟孩子说
发布时间:2025-09-17 09:18:45 浏览量:1
很多妈妈吐槽自己的孩子,自从上了初中,仿佛变了个人,说上几句话就能吵起来,不再是从前那个什么话都跟爸妈说的小宝贝了。
一边是渴望独立的青少年,一边是把青少年当小孩子的父母,冲突在所难免。
最近看到人民日报推荐的10句话,有时候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能避免很多的冲突,改善亲子关系。
01 爸爸妈妈懂你的委屈,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低落的时候。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说不清为什么烦躁不安。
这时,一句“我懂你”比任何道理都管用。
被理解的感觉,会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而不是把情绪藏在心底。
02 我们很重视你的想法,爸爸妈妈信任你的判断。
孩子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尽管有些想法在成年人看来很不成熟。
但如果我们总是否定他们,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分享。
被尊重的孩子,会更主动地思考,更勇敢地行动。
即使孩子的判断有误,也可以先肯定再引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不过我们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03 你可以生气,但试着用语言告诉我们你的感受。
生气不是坏事,它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教会孩子的是如何正确地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地表达。
当孩子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时,他们就掌握了情绪管理的重要能力。
04 你可以害怕,因为这是身体在提醒你保护自己。
很多家长会告诉孩子“要勇敢”,但往往忽略了害怕的正面意义。
害怕并不代表软弱,而是本能的自我保护。
当孩子感到害怕时,多和孩子聊聊,给足孩子安全感,和孩子一起面对挑战。
05 你可以抱怨,但请告诉我们你真正需要什么。
抱怨往往是孩子下意识表达不满的方式,背后藏着他们的真实需求。
耐心地引导和倾听,让孩子尝试更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沟通。
06 我们欣赏你面对问题时的积极态度,你很勇敢。
真正的勇气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明明心里打着鼓,却依然选择向前迈进。
当孩子面对挑战时,我们要看到他们的挣扎和努力,而不仅仅是结果。
重要的不是完美无缺,而是那份敢于尝试的勇气。
这样的认可,比任何奖励都更能滋养孩子的自信心。
07 爸爸妈妈面前你可以尽情哭泣,擦干眼泪以后我们一起想办法。
眼泪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情绪的自然流露。
有一个安全的港湾宣泄情感,孩子才会更有力量面对问题。
但也要让孩子明白,释放情绪之后更需要解决问题。
这句话既给予了情感支持,又引导孩子走向积极应对的方向。
08 即使你犯了错,爸爸妈妈依然爱你。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当孩子知道犯错不会失去父母的爱时,才会敢于探索和创新。
这句话传递的是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在失败时也有底气重新站起来。
被爱包裹的孩子,才有勇气面对世界的风雨。
09 即使没有成功,你的努力也让你更靠近目标。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能立刻看到成果,但每一份付出都在悄悄改变着孩子。
帮助孩子看到过程的价值,而不仅仅盯着结果。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明白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这样的认知,会让孩子在挫折面前保持韧性。
10 我们喜欢看到你努力的样子,你的坚持让我们骄傲。
持久的力量比短暂的光芒更加珍贵。当孩子为了目标而坚持不懈时,这份毅力本身就值得赞赏。
这句话会强化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明白,坚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言语背后,是理解和尊重
这些话语不是魔法,不会立刻让叛逆的孩子变得百依百顺。
但它们就像细雨润物,会慢慢改善亲子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当作成年人对待,希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被重视。
亲子关系就像存钱罐,平时多存入理解和尊重,需要时才能取出信任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