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友好”服务守护母婴安康与儿童成长
发布时间:2025-09-17 04:59:44 浏览量:1
□ 本报记者 王甜 通讯员 陈雨菲
生育关乎家庭幸福传承,更维系国家未来与民族希望。作为区域妇幼健康服务主阵地,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始终紧跟国家优化生育政策步伐,以“生育友好”“儿童友好”医院建设为抓手,让每一位母亲感受孕育幸福,让每一个孩子拥抱健康童年。
作为集遗传、生殖、生育、儿保、康复等全周期服务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以爱为帆,全力守护妇女儿童健康。
“我们先后获评首批‘爱婴医院’‘江苏省健康促进医院’,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首次降为0,去年新生儿死亡率降至历史最低,这些成绩背后,是我们对‘母婴安全’核心的坚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朱向军介绍,为筑牢生育友好根基,医院将生育友好理念融入制度决策、人员配备等各环节,印发《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组织专题培训,还充分发挥省、市两级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和市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职能,去年成功救治红色孕产妇44例,收治新生儿1333例,转运危重患儿197人次。
在生育全周期呵护上,医院下足了“绣花功夫”。“我们聚焦孕前关口前移,开设‘生育力评估门诊’‘备孕门诊’,2023年引进中国科学院博士后担任生殖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推动试管婴儿临床妊娠率升至历史最高;‘生育关爱病房’自今年5月开设以来,保胎成功率98%,妊娠剧吐缓解率92%,真正做到孕早期胎儿‘应保尽保’。”朱向军说,孕期服务中,医院推行“一人一诊一室”,提供从建档到产后的“一对一”连续服务,近两年创新整合产科、产前诊断、麻醉等资源,推出全市首创的产科特需门诊及LDRP家庭化产房,同时开设围孕期营养门诊、体重管理门诊等,精准回应孕产妇需求。产后关怀同样不缺位,产后康复门诊年门诊量超2.6万人次,从生理康复到生活品质提升,全方位守护产后妈妈。
“就医环境是服务体验的重要一环,新院区从设计之初就融入‘智能化、人性化、园林化’理念,绿化带、假山、凉亭遍布,门诊大厅以‘治愈系美学’重构空间,还设置儿童友好区域和孕产妇专属空间,上线院内3D导航服务。”朱向军介绍,产科特需门诊不仅宽敞明亮,还集中了超声室、胎心监护室等检查科室,单次就诊耗时减少50%以上,产妇在家人陪伴下就能完成待产、分娩、产后康复,产房更构建“光影—香氛—声景”三维抚慰体系,让分娩成为舒适体验。
谈及儿童友好建设,朱向军表示:“我们以‘一米高度’重新定义儿童医疗服务,让医疗充满温度。”空间打造上,医院对儿童门诊及病区进行“适儿化”改造,墙壁绘制卡通壁画,门诊大厅和室外设儿童游乐区,首创新生儿及儿童家庭化病房,病房公共区域有“游戏角落”“阅读空间”;设施上配备儿童专用马桶、洗手台,输液室增设爱心书桌,新生儿家庭化病房实行母婴同室,让孩子就医如“在家”。
2022年成为“南京市儿童医院盐城分院”,推行“双主任制”,儿外科由南京专家整体托管,2024年邀请专家坐诊464次、手术475例。同时,医院聚焦儿童肥胖、近视、心理异常等健康问题,构建“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服务模式,推广小儿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还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聘请专家团队强化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服务友好要落在实处。今年4月,我们成立镇静中心,用精准镇静技术缓解患儿检查恐惧;开设学习困难门诊等特色门诊,推行‘白+黑’‘5+2’服务,儿科有夜间专家门诊,儿童核磁共振24小时响应急诊。”朱向军说。此外,医院推进“医校联动”,与盐城市松江路小学等合作设立“健康促进工作室”,选派4名专家任“健康副校长”,让儿童友好延伸至校园。
“未来,我们会继续以‘双友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从‘被动救治’转向‘主动干预’,守护好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朱向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