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我是儿童医院的院长,我孙子发烧从没超过39度,全靠我老伴坚持的一个土方法

发布时间:2025-09-15 20:59:11  浏览量:2

【虚构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一套,我真不敢苟同!”

儿媳张岚的声音,因为焦虑而拔高了八度,像一根紧绷的弦,“网上专家都说了,38度5以下物理降温,就是捂汗、贴退热贴!哪有您家这样,跟洗澡似的反复擦,孩子受得了?”

我看着妻子林秀,她正拧着温热的毛巾,气定神闲,仿佛没听见。

我叹了口气,说:“张岚,你信网上的专家,还是信我这个儿童医院的院长?”

01

我叫陈望,当了十年市儿童医院的院长。在医院里,我一句话,就能调动全院最顶尖的资源,挽救一个又一个危重患儿的生命。但在家里,我这个院长的权威,还不如我老伴林秀手里那条湿毛巾。

尤其是在我五岁的孙子小宝发烧这件事上。

这个家的战争,总是在体温计的数字跳到37度5时,准时打响。

那天是个倒春寒的周末,小宝在外面疯跑了一下午,晚上回来就有点蔫。晚饭没吃几口,就歪在沙发上要看动画片,脸蛋红扑扑的,像涂了层不自然的胭脂。

我儿媳张岚,是个典型的“知识型”妈妈。手机里存着十几个育儿公众号,对各种育儿理论倒背如流。她第一时间拿出耳温枪,“滴”的一声。

“38度1!”张岚的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

她“嗖”地一下站起来,拉开电视柜的抽屉,那里面像个小药房,塞满了各种儿童药品。她熟练地翻找着,嘴里念叨:“美林和泰诺林哪个好来着?上次社区医生说,要交替使用,间隔四个小时……”

就在这时,林秀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她手上还沾着洗碗的泡沫,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张岚手里的药盒。

“着什么急?”她声音不大,却像个定音锤,让张岚的动作停了下来。“孩子发烧,是身体里的好兵在和坏蛋打仗。你一上来就用药,等于把自己的兵给缴了械。”

说完,她没再理会张岚,而是走进卫生间,拿出一个专门给小宝用的小搪瓷盆,接了半盆温水,又拿了三四条柔软的纯棉毛巾。

张岚看着我,眼神里全是求助:“爸,您看妈……”

我扶了扶眼镜,没说话。这场景,在过去几年里,已经上演了无数次。我这个院长,像个被架在中间的裁判,却从来没有吹过哨。

林秀端着水盆,走到沙发边。她先伸手探了探小宝的额头,又摸了摸他的后颈,最后拉过他的小手,攥在自己手心捏了捏。

“手心是热的,还好。”她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把小宝抱了起来,让他舒服地靠在自己怀里。

“小宝,奶奶给你变个魔术,让身体里的小火苗赶紧跑掉,好不好?”林秀的语气,温柔得能掐出水来。

小宝迷迷糊糊地点了点头。

林秀拿起一条毛巾,在温水里浸湿,拧到不滴水的程度,然后轻轻地,开始擦拭小宝的脖子。她的动作很轻,很慢,像是在抚摸一件珍宝。

张岚看得心急火燎:“妈!您这是干什么呀!孩子发烧,最怕着凉!您这么给他擦,不是更容易感冒吗?”

“凉水才会着凉。”林秀头也不抬,“我这水,比他体温低一点,正好让他舒服。”

她擦完脖子,又解开小宝的衣领,擦他的两个腋窝。然后是手肘的内侧,最后是大腿根的腹股沟。这几个地方,她会多停留一会儿,反复擦拭。

一套动作下来,大概五分钟。然后她会换一条新的温毛巾,重复一遍。

张岚彻底没辙了,她把求救的目光再次投向我:“爸!您倒是说句话呀!您是院长,您最懂!妈这方法,到底科学不科学?”

我看着老伴那专注而安详的侧脸,她花白的头发在灯下泛着柔光。我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她也是这样,抱着发烧的儿子,我们唯一的儿子,彻夜不眠地擦拭。

那时候,我只是个刚毕业的穷医生,家里连买退烧药的钱都要掂量再三。是她用这个“土方法”,陪着儿子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发烧。

我清了清嗓子,对张岚说:“你妈做的,叫‘温水擦浴’,是一种物理降温。理论上……是可行的。”

“理论上?”张岚抓住了我话里的漏洞,“那实际上呢?万一没用,烧到39度、40度,烧出肺炎怎么办?烧坏脑子怎么办?”

一连串的“怎么办”,像机关枪一样向我扫来。我理解她的焦虑,每一个新手妈妈,都是在这样草木皆兵的状态下熬过来的。

我叹了口气,只能用我的“专业”来安抚她。

“张岚,你放心。第一,发烧本身不会烧坏脑子,只有脑炎才会。第二,体温是免疫系统工作的信号,38度5以下,我们不推荐用药,就是要给身体一个自我调节的机会。你妈现在做的,就是在帮身体散热,避免体温升得太快。”

我的话,似乎起到了一点作用。张岚不再说话了,但还是抱着胳膊,一脸怀疑地站在旁边,像个监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林秀就那么抱着小宝,不急不躁,每隔十五分钟,就换水,换毛巾,重复着那一套擦拭的动作。小宝在她怀里,似乎很舒服,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

一个小时后,张岚又摸出耳温枪。

“滴”的一声。

她看着屏幕上的数字,愣住了。

“38度……整。”她有些难以置信地又测了一次,还是38度。

体温,没有再往上升。

02

那晚,小宝的体温最终也没有突破38度5的警戒线。后半夜,他出了一身细密的汗,体温自己降到了37度2。第二天早上,又活蹦乱跳,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张岚虽然嘴上没说,但眼神里的怀疑,明显少了很多。她甚至在林秀准备那盆温水的时候,主动过去递了一下毛巾。

我以为,这场关于“发烧”的家庭战争,会就此偃旗息鼓。

但我低估了现代育儿信息的冲击力,也高估了一次成功案例带来的信服力。

一个月后,小宝因为在幼儿园和同学交叉感染,又中招了。这次,是来势汹汹的病毒感冒。

傍晚时分,体温就直接飙到了38度3。

林秀依旧是那套老流程,不慌不忙地备水,擦身。但张岚这次,却显得比上次更加焦虑。

“爸,这次不一样!”她拿着手机,几乎要戳到我的脸上,“我查了,这是新一轮的流感,特点就是高烧不退!你看这个妈妈说,她家孩子烧到42度,直接惊厥了!我们不能再等了!”

她的手机屏幕上,是一个母婴论坛的帖子,标题用红色加粗的字体写着:《高烧惊魂72小时,鬼门关走一遭的真实记录!》。

我扫了一眼,帖子里充斥着“休克”、“ICU”、“昏迷”等字眼,配上几张孩子在病床上打点滴的模糊照片,确实能把任何一个家长吓得魂飞魄散。

“张岚,别看这些东西。”我皱起了眉头,“这些是极端个案,而且真假难辨。它除了贩卖焦虑,没有任何意义。”

“怎么没有意义?这是别人血的教训!”张岚反驳道,“我们有条件,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最原始、最不保险的方法?现在就吃药,把体温压下去,不是最安全的吗?”

她的话,正好说到了问题的核心。

“压下去,不等于治好了。”我试图跟她解释,“发烧是个症状,不是病因。你把症状压下去了,但身体里的病毒还在。而且,过早、过于频繁地使用退烧药,会干扰免疫系统的判断,甚至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我们医院每年都会接收好几例因为家长乱用药导致肝衰竭的孩子。”

我的话,让张岚的脸色白了一下。但她很快又找到了新的论据。

“可是,可是我问了小宝的儿科医生,他也说,超过38度5就要用药!难道您比一线医生还懂?”她情急之下,话都有些不过脑子了。

我被她噎了一下,哭笑不得。我这个院长,竟然被拿来和手下的医生比较。

林秀在一旁听着我们的争论,始终没插嘴。她只是默默地给小宝擦着身子。但这一次,小宝的情况确实和上次不同。

他的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呼吸也有些急促。虽然体温一直被林秀控制在38度4左右,没有再往上冲,但也没有丝毫下降的迹象。他就那么蔫蔫地靠在奶奶怀里,连动画片都吸引不了他了。

时间拖得越久,张岚的耐心就越少。家里的气氛,像一根被拉到极致的橡皮筋,随时都可能断裂。

到了晚上十点,小宝开始说胡话了。

“妈妈……有怪兽……”他挥舞着小手,眼睛半睁半闭,一副很难受的样子。

这一下,彻底点燃了张岚的炸药桶。

“陈望!”她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吼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你看看孩子!他都开始烧糊涂了!你这个院长,你这个当爷爷的,你的心是铁打的吗?你就非要看着你孙子难受,来证明你老伴那套‘土方法’有多了不起吗?”

她的话,像一把刀子,狠狠地戳在了我的心上。

林秀擦拭的动作,也停了下来。她抬起头,看着我,眼神里第一次有了些许的动摇和不确定。

我知道,我不能再沉默了。